Flowing Rock
2023年第3期《HFC-134a氧化热解的机理和实验研究》
我国面临巨大HFCs制冷剂销毁压力,亟需研究高效且温和的HFCs制冷剂降解方法。本文结合实验与量子化学计算,以典型HFCs制冷剂HFC-134a为研究对象,以降解率为主要衡量标准,研究制冷剂降解的高效途径。从量子化学的角度,研究了HFC-134a自热分解与氧化热解条件下的反应路径,在两条路径下,均易产生CHF=CF2与HF等可检测到的稳定产物。自热分解过程中...
查看详情
Flowing Rock
2023年第2期《CO2复叠式空气源热泵供暖运行测试》
CO2空气源热泵因其优秀的环保和热工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CO2复叠式空气源热泵分布式集中供暖系统为研究对象,依据JGJ/T 177—2009《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和JGJ/T 132—2009《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对秦皇岛某公共建筑和石家庄某居住建筑的CO2复叠式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开展运行测试研究,探究在低温环境下系统运行过程中检测不确定度及...
查看详情
Flowing Rock
2023年第1期《低GWP制冷剂/[P6,6,6,14][Cl]工质对的压缩辅助吸收式制冷循环性...
本文对5种低GWP制冷剂/[P6,6,6,14][Cl]工质对在单效压缩辅助吸收式系统中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的制冷剂包括碳氢(HC)制冷剂R290和R600a,氢氟烯烃(HFO)制冷剂R1234yf、R1234ze(E)和R1233zd(E)。使用NRTL模型对5种工质对的气液相平衡数据进行了关联,并验证了压缩辅助系统相比于传统单效系统的性能提升水平,在此...
查看详情
Flowing Rock
2023年第1期《相变储能技术的传热强化方法综述》
相变储热技术能够解决热能传递过程中的时空不连续问题,可有效减少热能的损耗,加速中国碳中和目标实现进程。然而,受限于相变材料的低导热特性,实际应用中的相变储热系统均需配置相应的传热强化装置,使系统复杂性和投资成本大幅增加。本文对相变储热技术的传热强化方法进行了简要分类,即单一传热强化技术、组合传热强化技术、多级传热强化技术以及液态PCM流动强化技术,并对后三者...
查看详情
Flowing Rock
2022年第6期《空调用不同类型压降式分配器分流均匀性的实验对比》
为筛选出分流性能较好的空调用压降式分配器类型,需要掌握现有不同类型压降式分配器的分流特性。本文设计并搭建了分配器的分流均匀性检测实验台,并对现有的反射式分配器、射流环分配器、文丘里式分配器和带过滤网分配器等4种压降式分配器的分流不均匀度进行了测试。测试工况涵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的制冷剂体积流量范围为32~125 L/h、干度范围为0.15~0.22,且分配器安...
查看详情
Flowing Rock
2022年第5期《低位热驱动的工业建筑除湿降温空调系统应用研究》
工业建筑低品位余热资源丰富,但较难利用,尤其是80 ℃以下的余热,高效回收利用该温度以下的余热,对于节能环保意义重大。本文提出一种低位热驱动的工业建筑除湿降温空调系统,采用串联方式使热水先后驱动冷水机组和溶液除湿新风机组,从而实现低品位热的梯级深度利用。系统应用热湿解耦处理技术,使溶液除湿新风机组处理空气潜热负荷,冷水机组处理空气显热负荷。工程应用结果表明:...
查看详情
  • 2023
    第1期

  • 2023
    第2期

  • 2023
    第3期

  • 当期目录
  • 本期推荐
  • 优先出版
  • 点击排行
  • 下载排行
    2023年 第4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3
  • 主动气液调配换热器的研究现状
    黄锟腾,陈健勇,陈颖,罗向龙,梁颖宗,何嘉诚,施永康
    阅读评论

    摘要>在气液相变过程中实施气液调配来主动调节干度和流量,可实现同时提升传热系数(h)和降低压降(Δp)。本文从气液调配强化传热原理、气液调配单元和气液调配换热器三个方面,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主动气液调配在冷凝过程(分液冷凝)和蒸发过程(配液蒸发)中均需使工质处于高效传热区,但目标干度不同。重点关注了有联箱...详情点击
    2023.44(3):1-13  + 全文摘要(60)  + PDF 12658K (149)  + HTML

  • 人工智能技术在家用空调节能减排领域的应用
    邵俊强,郑雨霖,车铭江,师雅博,张晓波,尹志鑫,高能,柳张清,吴中越,徐象国
    阅读评论

    摘要>家用空调的普及带来了能耗的快速增长,人工智能技术为家用空调节能减排的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家用空调存在众多可能的节能减排路径,而人工智能技术更是种类繁多,目前业界尚未结合这两个方面进行系统化的梳理,本文尝试以家用空调节能减排的实现途径为脉络,在各个途径下,总结整理各种可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并对每种技...详情点击
    2023.44(3):14-28+40  + 全文摘要(36)  + PDF 1014K (106)  + HTML

  • HFC-134a氧化热解的机理和实验研究
    许云婷,张凯,戴晓业,史琳
    阅读评论

    摘要>我国面临巨大HFCs制冷剂销毁压力,亟需研究高效且温和的HFCs制冷剂降解方法。本文结合实验与量子化学计算,以典型HFCs制冷剂HFC-134a为研究对象,以降解率为主要衡量标准,研究制冷剂降解的高效途径。从量子化学的角度,研究了HFC-134a自热分解与氧化热解条件下的反应路径,在两条路径下,均易...详情点击
    2023.44(3):29-40  + 全文摘要(37)  + PDF 9075K (103)  + HTML

  • 二元阻燃剂对HFO-1243zf可燃性抑制效果研究
    吴曦,区祖迪,胡光航,徐士鸣,朱晓静
    阅读评论

    摘要>HFO-1243zf(R1243zf)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新一代低环境影响性制冷工质。R1243zf的安全性分类为A2,其可燃问题不容忽视。参考ASHRAE 34-2019标准方法,本文以12 L球形玻璃烧瓶为反应容器,实验测得了三种混合制冷剂R1243zf/R134a/R227ea、R1243...详情点击
    2023.44(3):41-48  + 全文摘要(25)  + PDF 2324K (51)  + HTML

  • 机车空调系统中R513A替代R407C的性能研究
    赵靖,包锐,王晓东,冯旭伟,吴汗生,臧建彬,王海鹰
    阅读评论

    摘要>R513A是由R134a和R1234yf混配而成的新型环保制冷剂,GWP100为574,远小于R407C。为测试机车空调系统中R513A替代R407C的可能性,本文针对两种制冷剂进行了制冷循环的理论计算与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当不对原有系统进行改造,名义工况下R513A系统与R407C系统相比两者压比...详情点击
    2023.44(3):49-57  + 全文摘要(32)  + PDF 3226K (63)  + HTML

  • 摘要>为了分析制冷剂相态变化对动力电池直冷系统温控性能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和热阻网络模型的电热耦合分析方法并建立典型电池直冷系统的离散化模型,应用AMESim对直冷系统的温度响应进行数值研究。利用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通过参数化研究分析动力电池的局部温控性能,获得2 C高倍率充电和循环...详情点击
    2023.44(3):58-66+80  + 全文摘要(27)  + PDF 7714K (71)  + HTML

  • 和田地区空气源热泵地暖辐射采暖系统实验
    孙志利,任彤,刘起友,焦峰,李金涛,梁迪,王易安
    阅读评论

    摘要>热泵供暖可以解决燃煤供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以和田地区应用的空气源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实验测试了采用辐射地板为末端的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实际性能,在典型天(环境温度为-4.7~9.6 ℃,相对湿度为26%~61%)24 h内分析了各项性能参数的变化和室外环境温度变化对热泵供暖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详情点击
    2023.44(3):67-73  + 全文摘要(23)  + PDF 4998K (113)  + HTML

  • 离心式冷水机组性能仿真研究
    罗毅,章立标,杭炳炳,龚程程
    阅读评论

    摘要>针对离心式冷水机组的性能特点,本文提出了在通过最大电流判断的最大能力和通过喘振判断的最小能力之间的能量范围内,采用压缩机功率和冷凝器传热计算迭代得出较为精确的机组性能仿真算法。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集壳管式换热器传热计算、离心压缩机性能计算、喘振预测等模型为一体的离心式冷水机组性能仿真软件,并通过样机测...详情点击
    2023.44(3):74-80  + 全文摘要(32)  + PDF 3423K (83)  + HTML

  • 超高效两级压缩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开发
    张治平,王鹏,王闯,武晓昆,邢子文,方攸同,吴立建
    阅读评论

    摘要>针对两级压缩技术在中小容量冷水机组中鲜少应用的现状,本文设计了一种名义制冷量为615.48 kW的两级压缩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采用新型转子型线和结构设计研制了两级变频螺杆制冷压缩机,并依据国家标准对开发的压缩机和冷水机组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研发的两级变频螺杆制冷压缩机容积效率普遍高于96%,...详情点击
    2023.44(3):81-86  + 全文摘要(27)  + PDF 2532K (55)  + HTML

  • 摘要>竖插翅片微通道换热器(VMX)具有良好的流动及换热性能和优异的排水性能,应用于空气源热泵可以适应较宽工况。本文使用CFD模型计算VMX在干工况下的空气侧流动换热,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误差小于20%;对比复合翅片的波纹和开窗的前后顺序及搭接方式,分析翅片间距、翅片长度、扁管间距和翅片厚度对换热器性能的影...详情点击
    2023.44(3):87-94  + 全文摘要(22)  + PDF 3601K (80)  + HTML

  • 喷砂凹坑复合微纳换热管管外蒸发换热实验研究
    吴俊杰,张江辉,高宇,程洪,李小利,何燕
    阅读评论

    摘要>本文实验研究了R32在外径为19.05mm的不锈钢喷砂管、凹坑管、凹坑/喷砂管以及光滑管管外环形区域蒸发换热特性,分析了质量流速(50~140 kg/(m2?s))、干度(0.2~0.8)、饱和温度(279~288 K)对制冷剂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凹坑/喷砂管表面传热系数最高、凹坑管次之、光滑管最...详情点击
    2023.44(3):95-102+118  + 全文摘要(25)  + PDF 7054K (52)  + HTML

  • 矩阵式微射流冲击圆柱肋热沉的换热特性研究
    孙健,杜海权,李志威,王罗坚,钟鸣
    阅读评论

    摘要>本文构建了一种新型矩阵式微射流圆柱肋热沉,热沉设计成三明治结构,具有紧凑、体积小等特点。上部是上气室,中间是射流孔板,射流孔板上设置有回流通道,降低了横向流对射流冲击换热的影响,底部是下气室,下气室里面有圆柱肋板,阵列圆柱肋可增加传热面积同时增强流体扰动而加强换热。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分别...详情点击
    2023.44(3):103-110  + 全文摘要(18)  + PDF 9709K (70)  + HTML

  • 摘要>高热流密度电子设备发热功率日益增加,需要新的高效冷却技术保障其安全运行,采用大过冷度流体与微针肋结构结合的方式是提升冷却能力的一种新思路。本文实验观测了微针肋结构过冷沸腾现象,测试了不同过冷度(50、60、75、95 ℃)对表面传热系数与临界热流密度的影响,确定了大过冷度下微针肋结构相比光滑结构表面...详情点击
    2023.44(3):111-118  + 全文摘要(29)  + PDF 9299K (60)  + HTML

  • 油循环率对蒸发器内传热与工质流动的影响
    李兆华,赵俊杰,沈浩,鲍鑫,周航,左吉
    阅读评论

    摘要>在VCR(蒸气压缩制冷)系统中,压缩机润滑油会发生泄露,混入制冷剂后对制冷剂的流动性和传热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基于使用R1234yf的直线压缩机,建立蒸发器的数值模型。通过无油直线压缩机驱动的VCR系统进行实验测试获得系统制冷量与换热器压降,以此对无油工况下的数值模型进行实验验证,预测压降和预测制冷量...详情点击
    2023.44(3):119-125  + 全文摘要(23)  + PDF 2747K (62)  + HTML

  • 多管阵列相变储热装置在日光温室的应用研究
    李伟钊,张冲,魏娟,杨鲁伟,盛伟,潘洪民
    阅读评论

    摘要>为研发适用于日光温室简易相变储热装置,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硬脂酸丁酯相变材料的多管(PVC)阵列储热结构,改造新疆吐鲁番的一个既有日光温室,实验研究改造后的日光温室热环境。结果表明:相同光照时间(冬季光照6 h)条件下,黑表面储热装置的蓄热量比白表面大66.7%;对比三种直径PVC管材硬脂酸丁酯蓄热体,...详情点击
    2023.44(3):126-133  + 全文摘要(21)  + PDF 13272K (48)  + HTML

  • 壳管式相变储能换热器性能强化研究
    朱超,师鹏,王志华,王沣浩,胥凯文,丁涛
    阅读评论

    摘要>基于流体动力学软件CFD进行仿真模拟,从传热面积和流场两方面考虑肋片对相变换热器换热过程的影响。分析了3种结构形式(双肋式、三肋式、四肋式)下肋高及肋片排布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结构形式和规格尺寸参数。结果表明:采用双肋式结构形式的肋片可以极大的改善相变储能放热器的储能过程、采用三肋式结构热管的...详情点击
    2023.44(3):134-141+157  + 全文摘要(21)  + PDF 7803K (51)  + HTML

  • 蓄冷式多温共配箱的研制与传热系数测试
    谢如鹤,陈欢,孟祥超,李庆庭,刘子玲,何佳雯
    阅读评论

    摘要>为了满足生鲜产品多品类、多温区共同配送需求,确保冷链“最后一公里”不断链,研制适宜的冷链配送设备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生鲜电商市场的调研和配送需求分析,利用现有研究成果,结合相关标准,从结构设计、温区分配、箱体材料以及蓄冷剂选择和计算等方面设计研发了一款蓄冷式多温共配箱,并进行传热系数测试。测试结果表...详情点击
    2023.44(3):142-149  + 全文摘要(23)  + PDF 3499K (49)  + HTML

  • 摘要>本文提出一种应用于数据中心场景的空气冷却器的换热板片设计,介绍了板片的设计思路并对板片间空气流动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利用圆台型丁胞以及不同凹凸方向的棒状丁胞阵列等丁胞结构进行强化传热,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了改进芯片的强化传热效果。结果表明:雷诺数Re越高,改进板片的强化传热效果越好,其中改进芯...详情点击
    2023.44(3):150-157  + 全文摘要(31)  + PDF 14068K (131)  + HTML

  • 冻融对花鲢鱼不同类型肌肉冷藏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影响
    宋晓燕,徐如颖,钱澄,乐翔云,路婧,黄琳琳,刘宝林,王曜
    阅读评论

    摘要>为探究冻融对不同类型肌肉在冷藏过程中的理化性质变化,本文以花鲢鱼的白肉和红肉为对象,对直接冷藏(4 ℃贮藏7 d)和冻融冷藏(-18℃ 冷冻1 d,解冻后4 ℃贮藏6 d)下肌肉组织的保水性(汁液损失率、水分活度、水分分布状态)、色差、蛋白质热稳定性及质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冻融贮藏过程中,肌肉组...详情点击
    2023.44(3):158-166  + 全文摘要(22)  + PDF 11662K (97)  + HTML

期刊荣誉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