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本届编委会
历届编委会
本届青年编委会
历届青年编委会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优秀论文
2024
2023
2022
作者指南
操作指引
投稿须知
评审流程
文章处理费
出版道德声明
下载中心
期刊协议
版权归属
开放获取
期刊订阅
邮寄信息
联系合作
联系我们
媒体合作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本届编委会
历届编委会
本届青年编委会
历届青年编委会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优秀论文
2024
2023
2022
作者指南
操作指引
投稿须知
评审流程
文章处理费
出版道德声明
下载中心
期刊协议
版权归属
开放获取
期刊订阅
邮寄信息
联系合作
联系我们
媒体合作
最新刊期
2014年第35卷第6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润滑油对CO2气体冷却器性能的影响
代宝民, 李敏霞, 马一太, 王派, 李莎
2014, 35(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4.06.001
摘要:本文对含有PAG润滑油的CO2气体冷却器建立了理论模型,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对含油的CO2对流换热系数进行预测,通过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进一步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气冷器的热效率随管道的长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幅逐渐放缓。对于实际使用的气冷器,考虑设备运行的经济性,应合理设计气冷器的长度。对于小管径的气冷器 (Dh ≤ 2 mm),少量的润滑油(ω ≈ 1%)即会明显削弱气冷器的传热系数与热效率;但对于大管径的气冷器 (Dh ≥ 4 mm),少量的润滑油对气冷器的影响不明显。在实际小管径气冷器运行过程中,要尽量降低进入气冷器中的润滑油含量,以保证气冷器较高的换热性能。气冷器的热效率随CO2侧压力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幅逐渐变缓。CO2侧压力越接近临界压力,由于润滑油的存在导致气冷器热效率降低的幅度越大,并且气冷器的管径越小,降低幅度越明显。
关键词:CO2气体冷却器;传热系数;润滑油;神经网络
2062
|
198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571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空气侧结构对多元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传热流动性能的影响
谷波, 方继华, 赵鹏程
2014, 35(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4.06.009
摘要:建立了多元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的稳态分布参数模型,与实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利用所建立的模型,研究了翅片高度、翅片间距、百叶窗开窗间距、百叶窗开窗角度变化对多元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传热和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翅片高度的增大,换热量逐渐增大,空气侧压降逐渐减小;随着翅片间距或者百叶窗开窗间距的增大,换热量和空气侧压降都是逐渐减小;随着百叶窗开窗角度的增大,换热量和空气侧压降都是逐渐增大。
关键词:平行流冷凝器;数学模型;变结构
1929
|
229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554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不凝气体对跨临界CO2制冷系统性能影响的分析
胡静, 马一太
2014, 35(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4.06.016
摘要:本文选择不凝气体氮气作为添加剂加入到CO2跨临界制冷循环系统中,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仿真研究氮气对系统制冷性能的影响。首先分析CO2工质和氮气的基本物性参数,N2的加入会改变CO2工质物性参数,本文通过计算得出添加剂使CO2工质的饱和压力和液体比热提高,粘度系数、表面张力、液/汽密度比和导热系数降低。同时分析N2在蒸发器内可作为汽化核心,实现非均匀核化过程,从而降低成核温度,提高换热系数。同时N2的加入会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减小压缩机功率,从而提高系统制冷性能,并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本文为跨临界CO2制冷循环系统高效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制冷系统;性能分析;不凝气体;核态沸腾
2005
|
196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545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面向LNG汽车的发动机排气与低温燃料温差发电器研究
郑江, 厉彦忠, 王春燕, 谭宏博
2014, 35(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4.06.021
摘要:为实现液化天然气(LNG)汽车的节能,提出了利用温差发电器(TEG)回收发动机排气(EG)的废热和低温燃料的冷能。指出了基于冷源所在的低温区,以及EG与LNG之间的大温差这两个特点,TEG的热电转换效率会高于常规。基于对小型LNG汽车中典型燃料系统的分析,设计了进行能量回收的两种系统流程,计算了其中各状态点的参数、及各换热器中布置温差发电器后的热电转换效率,得到了系统总的回收功率。结果表明,汽化器系统的回收功率大于自复温系统;在两种系统中,合理选取多种材料相较于仅用单种材料,TEG的回收功率更大。
关键词:温差发电;燃料系统;液化天然气;汽车
2038
|
204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643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渔船动力余热制冷技术
陈少杰, 陈光明
2014, 35(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4.06.028
摘要:渔船通常需要带冰或使用压缩式制冷来满足渔获冷藏保鲜的需要,而渔船发动机尾气中有大量的热能被排放到环境中去,利用渔船发动机尾气余热制冷是一种既经济又节能的好方法。本文介绍了吸附式、吸收式和喷射式三种热能驱动的制冷循环,并针对渔船制冰工况对这三种循环在渔船中应用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使用喷射式制冷技术对渔船现有压缩式制冷系统进行改造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将喷射制冷与压缩制冷结合,可减少渔船制冷系统燃料消耗54.5%,在1年内即可收回改造成本。
关键词:制冷;复叠制冷循环;蒸汽喷射制冷系统;冷藏船
1878
|
247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500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热泵间歇干燥最优方式研究
赵海波, 杨昭, 朱宗升
2014, 35(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4.06.035
摘要:热泵间歇干燥是一种能耗低、干燥产品质量高的新型干燥方式,深入开展其工艺优化研究非常必要。以白菜种子热泵干燥为例,建立由干燥空气传热与传质模型、种子传热与传质模型组成的干燥模型,根据模拟结果确定了描述热泵间歇干燥性能的机组性能指标和干燥产品性能指标,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获得热泵机组性能和干燥产品性能综合最优的热泵间歇干燥方式。结果表明,对白菜种子而言,干燥周期为3000 s、比例系数为1/6的热泵间歇干燥的综合性能最优。
关键词:热泵;间歇干燥;优化
1971
|
237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564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黄海北部海水源热泵供热和免费供冷系统实测
贾欣, 端木琳, 舒海文, 任志勇, 徐策, 刘靓侃, 王飞帆
2014, 35(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4.06.042
摘要:海水源热泵区域供热供冷系统作为一项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目前尚缺乏有关该系统实际应用方面的研究。作者对黄海北部某海水源热泵区域供热供冷系统进行了实地调研与测试,获得了该系统运行方面的大量第一手数据,经计算得到:2013年冬季极端海水温度期间,所测试热泵机组的实际平均制热性能系数为2.43,相应工况下的系统平均制热性能系数为1.86;2011-2012年供暖季机组和系统的平均制热性能系数分别为2.99和2.30;夏季“免费”供冷(热泵机组不开启)测试期间,系统的平均制冷性能系数为3.35。文章进一步对夏季“免费”供冷期间系统制冷性能系数不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用户的风机盘管未按实际冷水温度选择,致使实际运行时冷水供、回水温差仅有1 ℃,从而导致水泵运行能耗过高。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海水源热泵;区域供冷供热;节能分析
1980
|
209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521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混合量热法测定水合物浆体蓄冷密度
2014, 35(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4.06.047
摘要:蓄冷密度是表征制冷剂水合物蓄冷性能的重要参数。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设计搭建了混合量热装置,提出了测定具体工作温度区间制冷剂水合物浆体蓄冷密度的方法。利用这一方法测得由R141b/H2O粗混合体系和R141b/H2O微乳液体系制得的水合物浆体在4~12 ℃的蓄冷密度分别为49.6 kJ/kg和99.1 kJ/kg,约为水在此温度区间蓄冷密度的1.5倍和3倍。相对于水蓄冷而言,可有效减少蓄冷槽的占地空间。
关键词:水合物浆体;蓄冷密度;混合量热;R141b
1914
|
218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579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某地铁列车空调制冷系统的仿真与优化
杨亮, 高洁, 张春路
2014, 35(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4.06.053
摘要:我国的地铁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但目前典型地铁列车空调制冷系统的能效比只有2.2~2.3,远低于同类工况下住宅空调制冷系统的能效水平。针对此问题,先建立了某地铁空调制冷系统模型,仿真与系统测试结果吻合良好。然后通过详细的仿真分析,改进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制冷剂流路设计、采用小排量高能效比压缩机等方法,使得系统在冷量和成本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能效比提升了21.7%。最后,研究了制冷剂R410A替代R407C的系统性能变化,系统能效比可进一步提升11.3%,达到3以上。该研究方法及结果对于设计高效节能的地铁列车空调制冷系统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地铁列车;风冷式空调器;制冷系统;制冷剂;能效比
2011
|
209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563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微细管内CO2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研究
姜林林, 柳建华, 叶方平, 张良, 丁杨, 吴昊
2014, 35(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4.06.058
摘要:针对CO2作为制冷剂在微细通道内流动沸腾换热进行了实验与理论研究,采用红外成像观测与换热系数实验研究定量与定性的分析了热流密度:2~35 kW/m2,饱和温度:﹣10 ℃ ~15 ℃工况时,内径为1 mm、2 mm圆管内的换热系数。实验结果表明:热流密度的增加强化了微细通道内工质核态沸腾换热,使换热系数得到显著提高;换热系数随饱和温度非单调变化,饱和温度较高时,越接近CO2临界温度其换热系数随饱和温度升高而增加,当饱和温度在低温工况时换热系数则随其降低而增加,换热过程中发生干涸干度随饱和温度升高而单调降低。
关键词:微细通道;换热系数;热流密度;饱和温度;干涸
1976
|
201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642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振动对于吸收式制冷影响的实验研究
申江, 董斌, Josephine Lau, 申子奇, 王建民
2014, 35(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4.06.064
摘要:利用已搭建的装有电动振动系统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实验台,对溴冷机各主要部件的性能进行实验分析。主要分析振动对于吸收式制冷过程中传热和制冷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看出:在低频振动状态下,蒸发器、吸收器内的换热效果均优于静止的情形,表明低频振动有利于强化换热,同时增加了机组制冷量,提高了机组COP值。
关键词:吸收式制冷;振动;传热;强化
2299
|
233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511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Einstein制冷系统气泡泵理论模型修正验证研究
陈永军, 刘道平, 黄塬琳, 赵荣祥, 陆引哲, 丁充
2014, 35(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4.06.068
摘要:基于漂移流模型理论建立了气泡泵理论模型,对Einstein制冷系统中气泡泵在绝热弹状流下的提升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并以饱和纯水为工质对气泡泵稳态性能进行实验研究。根据气泡泵性能参数的实验值和理论计算值,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气泡泵阻力损失系数进行拟合,对气泡泵理论模型进行修正并得到相应的实验关联式,并对该关联式的可信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实验结果与理论修正结果吻合性较好,误差在5.3%以内,修正结果具有较强准确性和可行性,完善了气泡泵理论模型。为气泡泵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对进一步研究Einstein制冷系统气泡泵性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Einstein制冷循环;气泡泵;参数拟合;阻力损失
12525
|
1577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509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两种新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性能分析
郭初, 李志生, 曾涛
2014, 35(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4.06.075
摘要:提出了一种带有一体化太阳能热泵的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新型B),在合理设定的条件下与传统的系统进行了性能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当太阳辐射强度为0.95W/m2时,新型A系统的制冷能力是传统的1.6倍,新型B系统是传统的3.07倍,当太阳辐射强度为0.2 W/m2时,新型A系统的制冷能力与最高辐射强度相比下降了70%,新型B系统仅下降42.3%,而传统的系统不能制冷;当太阳辐射强度不同时,两种新型太阳能制冷系统通过调节水流量或压缩机转速稳定地提供制冷;在相同的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下,热泵系统的制冷剂R600a比R134a具有更高的COP,且在相同制冷量下R600a消耗的功率更少;通过经济性分析证明了两种新型系统是可行的、经济的。
关键词: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性能分析;制冷能力;COP;消耗功率
2306
|
261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617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隔断装置对冷风机电热融霜影响的实验研究
王栋, 陶乐仁, 刘训海
2014, 35(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4.06.081
摘要:为了解决冷风机融霜时周围温度场遭破坏、能量损失、制冷负荷增加等问题,设计了一套电动隔断装置。在库温为-18 ℃的这一典型工况下,对增加隔断装置后,冷风机电热融霜情况进行了研究,并与未增加隔断装置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讨论了电热融霜时,有无融霜隔断装置对融霜过程中冷库库温变化、融霜结束时冷风机周围温度场分布及融霜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隔断装置后,融霜对冷库库温影响变小,库温最大变化量降低了5 ℃;冷风机周围的温度均匀性得到提高,最大温差降低了10 ℃;融霜能耗降低了1/3。应用隔断装置可以提高电热融霜的能量利用率。
关键词:冷库;除霜;隔断装置;实验研究
1959
|
205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527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电子芯片冷却用微型制冷系统实验研究
刘刚, 吴玉庭, 雷标, 马瑞, 马重芳
2014, 35(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4.06.085
摘要:电子器件和芯片性能的提高带来电路及其芯片的散热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开发研究高效的电子冷却系统,蒸汽压缩式制冷被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制冷方式。针对一套用于电子冷却的微型蒸汽压缩制冷系统,在固定制冷负荷为101.4 W时,通过实验研究了制冷剂充注量和毛细管长度的不同匹配对系统压力、蒸发器侧的制冷效果、压缩机功耗及性能系数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增加充注量或减短毛细管长度都会导致蒸发压力升高,两热沉被冷却至平衡时的表面温度也升高,且压缩机功耗增大,系统性能系数下降。当充注量为120 g、毛细管长度为3 m时,实验系统的整体性能较好,两组热沉温度能维持在约12 ℃不变,压缩机功耗41 W,系统制冷COP能达到2.48。
关键词:电子冷却;蒸汽压缩;微型制冷系统;制冷剂;毛细管长度
2518
|
333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556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提升管管径对导流式气泡泵性能影响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赵荣祥, 刘道平, 郑晓倩
2014, 35(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4.06.090
摘要:基于两相流分相模型,构建气泡泵性能实验系统,以水为工质,对大气压下采用不同提升管内径的导流式气泡泵性能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研究了加热功率100~650 W,沉浸比0.2~0.4,提升管内径7 mm、9 mm、11 mm、13mm、16 mm,提升管长600 mm工况下的气泡泵性能。结果表明,沉浸比的大小对液体提升量的多少起着关键作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定范围内提升管径的增加能够显著提升气泡泵的液体提升量,超过管径的临界值,效果相反,不但降低了液体提升量,气泡泵的效率也大幅减少,如加热功率300 W时,采用11 mm和16 mm管径的气泡泵液体提升量相差10.23 g/s,管径增加了5 mm,提升量减少了61.15%。
关键词:导流式气泡泵;提升管管径;两相流;分相模型;Einstein制冷
12828
|
1686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624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一种新型双温空调器的混合制冷理论循环原理和节能潜力探讨
赵蕾, 赵锡锦
2014, 35(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4.06.096
摘要:提出一种由空气处理器和金属辐射板作为双温蒸发器的新型空调制冷系统和相应的混合制冷理论循环。新型空调制冷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两个热力膨胀阀、喷射器和双温度蒸发器构成。本文对制冷循环的性能以及室内空气处理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双温空调制冷理论循环的性能可比常规带新风的空调器提高13.73%,制冷系数可达7.43;当室内新风负荷和湿负荷较大的情况下,双温空调的制冷性能系数会有所降低,但仍比常规空调器的理论性能系数高5.21%。
关键词:双温空调;混合制冷循环;性能系数;喷射器;金属辐射板
2383
|
226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506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我国容积式制冷压缩机名义工况一致性研究
史敏, 钟瑜
2014, 35(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4.06.102
摘要:论述了我国容积式制冷压缩机标准名义工况一致性研究的需求,总结了中国、美国和欧洲现行相关标准的名义工况现状,发现现行标准工况中蒸发温度、冷凝温度等关键参数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介绍了中美标准研究进展,归纳出新的压缩机标准工况参数在向一致性方向发展,且更加符合压缩机在主机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提出建立我国容积式制冷压缩机标准名义工况一致性的具体的研究工作方向。
关键词:容积式制冷压缩机;名义工况;一致性;标准
1927
|
232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561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木鳖果热泵低温干燥工艺研究
NGUYEN DINH DUC, 李保国, 薛雅萌
2014, 35(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4.06.109
摘要:木鳖果是越南的一种常见高营养水果,近年来越南木鳖果产业发展迅速,但对其干燥研究较少,本文采用热泵低温干燥的方法,对木鳖果进行了干燥研究,确定木鳖果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分析比较干燥对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速不变,风温越高干燥物料所需时间越短,感官评定就越差,胡萝卜素损失越大;风温不变,风速越高干燥物料所需时间越短,感官评定越差,胡萝卜素损失越大;木鳖果热泵干燥最佳工艺参数为:风温:50 ℃;风速:10 m/s。
关键词:木鳖果;热泵低温干燥;风温;风速
1871
|
266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513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冷凝风机导流罩对冰箱性能的影响
王正, 刘志峰, 白连社, 黄海鸿, 王瑶, 赵新
2014, 35(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4.06.114
关键词:冰箱;冷凝风机;导流罩;能耗;噪声
1807
|
241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576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