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本届编委会
历届编委会
本届青年编委会
历届青年编委会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优秀论文
2024
2023
2022
作者指南
操作指引
投稿须知
评审流程
文章处理费
出版道德声明
下载中心
期刊协议
版权归属
开放获取
期刊订阅
邮寄信息
联系合作
联系我们
媒体合作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本届编委会
历届编委会
本届青年编委会
历届青年编委会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优秀论文
2024
2023
2022
作者指南
操作指引
投稿须知
评审流程
文章处理费
出版道德声明
下载中心
期刊协议
版权归属
开放获取
期刊订阅
邮寄信息
联系合作
联系我们
媒体合作
最新刊期
2012年第33卷第5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以自然度和完善度为基准的制冷和热泵系统环境性能评价探讨
马一太, 刘忠彦, 李敏霞, 闫秋辉
2012, 33(5)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2.05.001
摘要:从可持续发展观以及制冷系统的自然属性与大自然的角度出发,结合制冷剂的自然度和热力学完善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制冷和热泵系统环境性能的评价方法——制冷系统自然度。并对制冷系统自然度的评价指标进行了量化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各系统的自然度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采用制冷系统自然度的方法进行评价,能够为系统的改进提供指导方向。
关键词:热工学;自然度;热力学完善度;制冷;热泵
1827
|
225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923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数据中心热环境评价指标研究
田浩, 李震, 刘晓华, 钱晓栋
2012, 33(5)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2.05.005
摘要:数据中心是集中放置并管理数据处理设备的空间,热环境是保障数据处理设备能够安全、稳定、连续运行的关键。这里在回顾并分析现有数据中心热环境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定义掺混指数参数,来评估数据中心空间发生冷热气流混合对设备安全性的影响,并评价其热健康程度。与现有的以设备平均进风温度为基础的评价方法不同,掺混指数侧重对热环境安全性的评价。通过考察掺混指数的空间分布,不仅可以了解数据中心气流组织的分布特性,还可以找出数据中心存在热环境安全隐患的位置,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借助热量加权后的掺混指数,可以对不同规模、布局、气流组织模式的数据中心热环境质量进行直观比较,从而指导新数据中心的设计和已有数据中心的优化。
关键词:市政工程;掺混指数;评价;数据中心;热环境
2208
|
253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868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寿命期内家用空调的环境影响评价及量化方法
邵晓炜, 蔡亮, 张小松
2012, 33(5)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2.05.010
摘要:根据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介绍了各环境影响指标的量化方法。并以家用空调为例,分析其对人类健康、生态品质和资源消耗三大类环境方面的影响,同时得到家用空调在其寿命期内CO2等温室气体以及CS2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结果表明:一台1.5P的家用空调在其寿命期内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总值为690Pt,系统在生态品质方面的影响指标最大,为502.65Pt,在人类健康方面的影响指标次之,为98.35Pt,对资源消耗的影响指标为89.46Pt。运行阶段由于电力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指标最大,为681Pt,因此,要降低家用空调在寿命期内对环境的冲击和危害,应重点放在节约电力以及开发新能源的使用上。最后,分析结果得出:一台电力驱动的1.5P普通家用空调在其寿命期内的CO2排放量为1.89×104kg,同时排放SO气体78.017kg,以及其他少数有害气体。评价结果向空调产业部门提供了改善空调器的环境特性所需的必要信息,同时向消费者提供了进行环境决策而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料,促使他们在考虑技术特性和费用的同时也考虑环境影响。
关键词:热工学;环境影响及量化方法;生命周期评价;家用空调
1893
|
218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783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跨临界CO2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性能实验研究
李倩, 郭宪民, 李卫国, 郭欣炜
2012, 33(5)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2.05.015
摘要:对跨临界CO2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性能进行了实验,分析了工况及引射器几何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工况范围内,跨临界CO2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制冷量和COP随气体冷却器压力的升高而升高,随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对于使用不同喉部直径喷嘴的系统,在相同工况下,引射器喷嘴喉部直径较大的系统的性能较好。对于使用不同直径混合室的系统,随着气体冷却器压力的升高,使用小直径混合室的系统COP变化较大;当气体冷却器压力较低时,使用大直径混合室的系统COP较高,而当气体冷却器压力较高时,使用小混合室直径的系统性能较好。在相同工况下,与传统跨临界CO2循环进行比较,两相流引射制冷循环系统COP最大可提高14%。
关键词:热工学;引射制冷系统;两相流;二氧化碳
1862
|
221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909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新型热声制冷-双作用行波热声制冷机热力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杨卓, 罗二仓, 陈燕燕
2012, 33(5)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2.05.020
摘要:对一种新型热声制冷系统—双作用行波热声制冷机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台在气液双作用行波热声发动机上使用的行波制冷机,并通过数值模拟优化了制冷机的结构尺寸。在环境温度300K,制冷温度250K的条件下,新型的双作用制冷机的COP达到了2.74,相对卡诺效率接近60%,声功消耗为534W,制冷量为1464.9W。通过对传统的斯特林制冷机及不同结构的行波制冷机计算比较。结果表明:从压比、效率、制冷量等多角度考察,新型的双作用行波制冷机更适合与气液双作用行波热声发动机耦合工作。它具有潜在的高效率、热驱动及无运动部件的优点,非常有潜力成为常规制冷方式的一种替代技术。
关键词:热工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热声制冷机;双作用
1912
|
211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799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分液冷凝器在HFC410A空调系统的替换实验研究
邓立生, 陈颖, 莫松平, 华楠, 陈二雄
2012, 33(5)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2.05.026
摘要:汽液分离式冷凝器是一种管内高效冷凝换热器,它采用了一些强化换热手段,如多管程平行流冷凝、中间排液以及优化管子数目等。这里将该分液冷凝器用于HFC410A空调系统中,并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使用分液冷凝器后,HFC410A的制冷能力仅为原?系统的96.4%,EER值为原?来的93.8%,该分液冷凝器无法实现替换目的。通过分析发现,HFC410A对分液冷凝器的热力性能影响较大,HFC410A在分液冷凝器的气液分离效果变差,不再维持HCFC22在分液冷凝器中表现出来的近等温冷凝过程;在相同的冷凝温度下,HFC410A系统的循?环质量流量较HCFC22系统减少1.2%~9.2%时,分液冷凝器的压降提高39.1%~52.6%。
关键词:热工学;制冷性能;焓差法;分液冷凝
1832
|
221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813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复叠式水水热泵的制冷剂筛选
赵海波, 杨昭
2012, 33(5)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2.05.032
摘要:结合我国现行制冷剂标准,按照环境相容性、安全性、热工循环性能原则进行了高温复叠式热泵循环的制冷剂筛选,对不同制冷剂组合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高低温侧制冷剂可采用R245fa/R134a、R245fa/R420A、R245fa/R413A、R245ca/R420A等组合。若进一步考虑制冷剂获得的容易程度、经济性等因素时,可选择R245fa/R134a组合。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复叠;制冷剂;热泵
1737
|
210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925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新一代制冷剂HFO-1234yf的热物性模型
姜昆, 刘颖, 姜莎
2012, 33(5)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2.05.037
摘要:基于Peng-Robinson通用状态方程,采用基团贡献原理以及多项式拟合方法,建立了符合精度要求的新型LGWP制冷剂HFO-1234yf的热物性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利用数学软件对模型进行编程求解,得到了较为全面的HFO-1234yf制冷剂的热物性数据。将HFO-1234yf制冷剂与R134a及R417A制冷剂的热物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HFO-1234yf的饱和蒸汽压力与定压比热容和R134a的表现相似,二者的饱和蒸气压均低于R417A,HFO-1234yf制冷剂与R134a和R417A相比,其饱和状态焓值较低,这将导致HFO-1234y系统运行时的性能系数不高。该模型能为HFO-1234yf制冷剂在汽车空调以及固定式空调制冷设备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HFO-1234yf;热物性模拟;工质替代;LGWP
1876
|
243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795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压缩式制冷空调机组壳管式换热器的传热强化研究进展
张正国, 石国权, 徐涛, 高学农, 汪双凤
2012, 33(5)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2.05.043
摘要:冷凝器和蒸发器是压缩式制冷空调机组中的重要设备,其传热系数的高低直接影响机组的效率和成本。采用强化传热技术是提高冷凝器与蒸发器传热性能的关键。对于管外冷凝传热强化,在Turbo-C管的基础上,将翅片从翅顶到翅根完全割裂,形成断裂的三维翅片管,以减少表面张力作用下冷凝液在传热管表面粘滞特性对传热的影响。采用螺旋隔板替代冷凝器和干式蒸发器的弓型隔板,能改善壳程流体的流动与传热性能;针对降膜蒸发器的降膜蒸发区与满液蒸发区的不同特点,应分别采用不同类型的强化管,以提高蒸发器传热系数。
关键词:热工学;强化传热;冷凝器;蒸发器;制冷空调机组
1698
|
204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897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蜂窝板换热器内部流动传热特性研究
李隆键, 陈欢, 吴治娟
2012, 33(5)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2.05.049
摘要:建立了蜂窝板换热器湍流流动的物理数学模型,并应用数值分析方法模拟了蜂窝板换热器的三维流动传热过程;分析了不同雷诺数下通道内流动阻力和换热性能及其随雷诺数的变化规律,并与相同当量直径的平行平板通道的流动换热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蜂窝板换热器在换热系数提高的同时流动阻力也增大了,在雷诺数Re=3000~15000的范围内,其传热努塞尔数比平行平板增大了0.93~2.12倍,阻力系数增大了2.24~2.35倍。最后从场协同理论的角度分析了蜂窝板强化传热的机理。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蜂窝板;强化传热;数值模拟;场协同
1858
|
183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875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地铁水平活塞风阀速度场特性实测研究
王丽慧, 龚伟, 宋洁, 沈哲强, 阎正才
2012, 33(5)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2.05.054
摘要:通过对不同工况下车站两端水平活塞风阀速度场的实测研究,得到进站端和出站端水平活塞风阀风速值分别呈现3个和2个典型变化阶段,定量分析了各阶段风速持续时间和换气体积特点。对比分析得到出站端水平活塞风阀的风速持续时间和速度特征值均高于进站端水平活塞风阀,双风井同时开启工况风阀处换气体积最大,区间通风效果最佳,其次为单独开启出站端活塞风井的工况。
关键词:市政工程;现场实测;进站端;出站端;水平活塞风阀;换气体积
1963
|
183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893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空气源热泵承压热水供应与全新风空调联供系统研究
何文峰, 卓献荣, 黄伟毅
2012, 33(5)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2.05.060
摘要:针对华南地区某连锁酒店客房热水供应及该酒店商场空调需求,提出了空气源热泵承压热水供应与全新风空调联供系统方案,介绍了系统具体构成及关键部件的匹配设计计算方法,利用蓄热水罐、蓄冷风柜等蓄能装置和以PLC为核心的数据采集及控制手段,探讨了冷热需求不同步、冷热负荷不均衡的冷热联供固有局限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并对实施的工程系统进行了全年性现场运行性能测试和分析调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可靠地满足该酒店热水供应的同时,又满足了该酒店商场夏季全新风降温空调的需求,该系统年平均综合能效比大于4.7,为空气源热泵冷热联供提供了一种工程实例。
关键词:市政工程;空气源热泵;冷热联供系统;承压热水供应;全新风空调;综合能效比
1634
|
201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808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基于板式冰蓄冷的冷藏库恒温特性的实验研究
吴丽媛, 宋文吉, 高日新, 冯自平
2012, 33(5)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2.05.066
摘要:库中增加蓄冷系统可以起到稳定库内温度、延长保鲜时间的效果,与峰谷电价结合,还可以实现良好的经?济性。利用保温箱模拟冷库,在保温箱安放相变蓄冷板,板内充注水作为蓄冷液,所用蓄冷液体积与保温箱的容积比为1:30。通过测试分析蓄冷保温箱内的保温效果、空间温度分布及传热温差,验证了内部采用蓄冷板系统的冷库,在电价高峰期的8小时之内,温度波动小于0.6℃,库内各点最大温差为1.1℃,能够达到货物保存的要求及节能的效果,为冰蓄冷技术在冷库系统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
关键词:热工学;相变;蓄冷板;实验研究
1593
|
194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879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纤维素膜降解性能及其在切分蔬菜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胡云峰, 杨秋月, 宋慧颖, 郭红莲
2012, 33(5)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2.05.070
摘要:主要研究了纤维素膜的降解性能,并通过其透气性、透湿性和保鲜效果三方面的实验来研究纤维素膜在蔬菜保鲜中的应用。结果表明:1)不同微生物对纤维素膜的降解速度有很大差异;2)纤维素保鲜包装膜降解性能好,采用接种青霉的方法,3天后膜达到全部降解;3)纤维素保鲜包装膜的透气性能优于塑料膜,导致保鲜蔬菜时护绿和防褐变效果差;4)纤维素保鲜包装膜的透湿性能较强,对包装的蔬菜保水性较塑料包装膜差。
关键词:食品包装与储藏;保鲜;全降解纤维素膜;切分蔬菜
1601
|
207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792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冷冻消融探针J-T节流制冷器降温特性的实验研究
叶萍, 常兆华, 赵庆孝, 徐彬凯, 刘美静
2012, 33(5)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2.05.074
摘要:通过实验测定了不同氮气预冷温度、热负荷条件下冷冻消融探针内J-T节流制冷器温度与流量。实验结果表明:冷冻消融探针工作温度随氮气预冷温度变化而变化,热负荷越大所需氮气预冷温度越低;氮气预冷温度过低会造成制冷量浪费与回热换热器换热效率降低;氮气流量随高压氮气出口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除临界区域外氮气计算流量符合测试结果。
关键词:热工学;节流制冷器;冷冻消融探针;冷冻消融
2019
|
233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804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