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12年第33卷第1期
    • 于楠
      2012(1)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2.04.035
      摘要:为了实现在同一平台下对常用的不同类型冰箱进行仿真设计,本文开发了多类型冰箱的集成式仿真设计平台。本文首先提出冰箱部件的通用计算模型,包括压缩机通用计算模型、换热器通用计算模型和箱体通用计算模型。然后,开发了多类型冰箱仿真平台的数据交互方法和系统控制策略的集成方法,从而建立了多类型冰箱的集成式仿真设计平台。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多类型冰箱的集成式仿真设计平台能够对常用类型的冰箱进行仿真计算,计算得出的冰箱耗电量和开机率的计算误差都在10%以内。  
      关键词:冰箱;多类型 仿真;模型   
      2028
      |
      270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078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26
    • 徐振中, 夏再忠, 林芃, 郭沛民, 王如竹
      2012(1)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2.01.001
      摘要:吸收器是影响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关键部件。对常用的垂直管氨水降膜吸收器进行绝热吸收模拟分析,并将模拟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进一步研究了稀溶液进口过冷和外部吸收冷却对吸收传质的影响,得到稀溶液进口过冷能够促进吸收传质的结论。结果表明:氨水吸收式制冷传质率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偏差在20%以内,在冷却吸收和进口过冷的实验测试工况下,吸收传质率提高了132%。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氨水降膜吸收;绝热吸收;过冷   
      1998
      |
      210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018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 李静, 陈曦, 张华
      2012(1)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2.01.006
      摘要:利用LNG冷能具有较好的节能潜力和经济效益,通过流程的创新设计,提出了一种将LNG冷能用于燃气轮机和斯特林发动机的联合系统。基于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对联合系统进行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35℃条件下,联合系统的输出功率为5715.48kW,热效率为31.62%, 效率为43.65%;相比燃气轮机系统和直接冷却进气系统,联合系统的输出功率分别提高了7.84%和0.78%,热效率分别提高了3.16%和1.18%, 效率分别提高了4.23%和1.63%。联合系统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可将燃气轮机的进气温度降低10℃左右,系统的输出功率和效率随着进气温度的降低均有所提高。  
      关键词:热工学;LNG;热力学分析;斯特林发动机;燃气轮机   
      2011
      |
      268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911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 王虹, 何国庚, 田奇琦, 杨丽媛
      2012(1)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2.01.010
      摘要:冰浆由于良好的热物特性,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制取方式也成为关注的焦点。过冷水动态制冰是目前最有发展前途的制取冰浆方式之一,但其主要缺陷是过冷却器易发生冰堵。在此,基于水溶液结晶的机理,从影响过冷却器冰堵的因素出发,指出纳米氟碳表面改性材料可改善表面状况,有效抑制壁面结冰,减少制冰过程中的冰堵问题,提高整个系统的制冰效率,降低能耗。纳米氟碳涂层抑制过冷却器冰堵的机理对进一步深化和开发新一代防结冰技术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冰堵;结晶;纳米氟碳涂层;超疏水表面;接触角   
      2150
      |
      202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927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 秦妍, 张剑飞
      2012(1)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2.01.014
      摘要:从理论与实验两方面分析了R32替代R410A后,制冷系统运行参数的变化,提出了采用补气方法降低R32系统排气温度的方法。并以某厂家5HP空调器进行实验,对比了同一系统采用两种不同的制冷剂后,系统充注量、换热量、功率、COP、排气温度等参数的变化;分析了不同工况下补气对系统排气温度、换热量、COP的影响。结果表明:R32替代R410A后,系统能力及能效均有所提升,同时排气温度也上升;采用补气方法后,能够有效降低排气温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换热量及COP。R32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替代制冷剂,采用补气系统,将打破排气温度过高对其应用的限制。  
      关键词:热工学;R32;补气;排气温度;能效比   
      2031
      |
      313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953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 江龙, Ecichard A.Groll
      2012(1)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2.01.018
      摘要:以低温热蒸汽来模拟废热作为有机朗肯循环(ORC)的热源,建立了以R134a为制冷剂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通过EES(engineering equation solver)软件对ORC系统进行了数学建模,并将实验与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系统以R134a为工质运行,可以达到8%的发电效率;当膨胀机进口的状态为饱和或者过热时,系统的热效率与发电量都会随着进口压力的增加而增加;系统压力较低的时候,系统的不可逆程度较大,系统效率会有较大损失。  
      关键词:热工学;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分析;废热发电;低品位能源   
      2133
      |
      309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052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 李申, 沈嘉, 张学军, 郑幼明
      2012(1)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2.01.022
      摘要:针对传统恒温恒湿空调系统表冷器采用固定露点方法导致热湿补偿损失较大的缺点,采用热湿独立控制装置和PID分程控制方法,研制了一套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在实验的基础上,利用TRNSYS 16软件建模,对系统在不同热湿负荷下的运行状况及节能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自动调节表冷器冷冻水流量与温度,以及加热器或加湿器的投入量,实现对空气温湿度的独立控制,并达到设定的温湿度;在设计此类表冷器时,换热面积应该以较高的冷冻水进口温度(如12℃而不是通常的7℃)来进行计算。该系统节能效果显著,比传统系统在低温高湿工况下节能30%以上;在高温低湿工况下节能50%左右。  
      关键词:热工学;恒温恒湿空调系统;热湿独立控制装置;PID分程控制;TRNSYS;节能   
      1923
      |
      265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084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 林恩新, 丁国良, 赵丹, 胡海涛
      2012(1)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2.01.028
      摘要:制冷系统动态仿真中要求压缩机模型能够适用于吸入制冷剂状态从两相到气相的宽变化范围,并且能够快速地反映其关键的动态特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可覆盖进口状态从气相到两相制冷剂的准动态压缩机模型。此模型按其热力过程分解为吸入气相或两相制冷剂与腔内制冷剂混合过程的动态模型、壳体换热过程的动态模型和气缸内制冷剂压缩过程的稳态模型。此压缩机模型克服了通常压缩机模型中忽略腔内制冷剂混合过程所导致预测的流量大于实际流量的缺点,以及全部采用动态模型导致计算复杂的问题。通过某压缩机厂生产的全封闭式压缩机的稳态实验数据和模型预测值的比较,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的稳定工况时的质量流量和输入功率与实验数据误差小于5%;开机过程质量流量和输入功率与实验测量值趋势一致,误差小于10%。  
      关键词:热工学;仿真计算;封闭式压缩机;模型;准动态;两相   
      1834
      |
      218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064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 赵胜喜, 祁影霞, 周生平, 张华
      2012(1)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2.01.032
      摘要: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制冷剂氨的饱和液态热物理性质。采用典型的site-site势能模型模拟了制冷剂氨的饱和液态密度和比焓,将模拟结果与美国国家标准研究所(NIST)数据库的值进行了对比,最大相对偏差分别在1.5%(密度)以内和3.2%(比焓)以内。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势能模型和参数,运用该模拟方法预测单一组分工质的热物理性质是可行的。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分子动力学模拟;热物理性质;氨   
      1840
      |
      202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036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 韩旭, 李永, 茅靳丰
      2012(1)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2.01.035
      摘要:对并联型调温除湿系统停机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双冷凝器压力不平衡是产生制冷剂积存、压力波动导致停机的原因。在此探讨了几种改进策略,指出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在由调温除湿向冷冻除湿模式转换时将再热冷凝器作为蒸发器的双蒸发器模式设想,并搭建了实验台,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可解决制冷剂积存而导致停机的问题,可实现不同运行模式的转换,制冷除湿效果优于单蒸发器模式的效果。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调温除湿机;制冷剂积存;双蒸发器   
      1809
      |
      231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996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 周锦鹏, 黄臻成, 王直鑫, 佟贵年, 刁向红, 孙西辉, 何振辉
      2012(1)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2.01.041
      摘要:对为解决高集成、高功率的通讯机柜的散热要求,设计了一种利用R22为工质,基于相变和自然循环散热技术,面向可热插拔通讯机柜的散热方案,并按照实际通讯机柜尺寸搭建了一套实验系统。通过模拟实际通讯模块的运行环境,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在没有额外驱动、冷却水温度在低于28℃的情况下,具备了3000W以上的散热能力,并能满足模拟电子设备的模块侧温度不超过65℃的要求。此外,非平衡热载荷的测试结果表明,非平衡载荷的启动、变化等情况不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说明该系统可以满足通讯模块载荷发生变化和热插拔等实际应用的需求。  
      关键词:热工学;两相自然循环;可热插拔通讯机柜   
      1829
      |
      195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958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 曹小林, 曾伟, 陈惠, 曹双俊, 王芳芳
      2012(1)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2.01.046
      摘要:利用EES软件对直接膨胀式地源热泵系统中U形埋管换热器内含油制冷流动状态进剂行了模拟分析。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含油制冷剂压力沿U形埋管先缓慢增加后减少;温度沿U形埋管先增加后减少,进入过热区后急剧增加;在U形埋管上升管段中含油制冷剂不存在泡状流,以弹状流和环状流形式存在,且以环状流为主;最小回油速度随U形埋管管径的增加而增加。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实验系统能够正常回油。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地源热泵;数值计算;U形管换热器;最小回油速度   
      1747
      |
      203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073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 Nguyen Van-luc, 徐斐, 于劲松, 华泽钊
      2012(1)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2.01.051
      摘要:采用加速实验中获得的较优保护剂配方(2.0mol/L氯化钠、4.0mol/L木糖醇、1.25mol/L甘油),对酶热传感器中酶标甲胺磷农药低温贮存过程中的酶活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加或未加复合保护剂时,酶标农药的贮存温度与酶活损失速率常数之间符合Arrhenius关系,且酶标农药-18℃条件下贮存6个月后,酶活保留率分别为77.13%(未加保护剂)和97.44%(加保护剂)。与化学动力学方法获得的理论预测值相比,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10%(未加保护剂)和0.51%(加保护剂)。这一结果将为下一步的农残检测酶热传感器的开发奠定基础。  
      关键词:酶标农药;保护剂;稳定性;低温贮存   
      1787
      |
      209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098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 张文慧, 龚毅, 吕彦力
      2012(1)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2.01.057
      摘要:为了减缓冷藏陈列柜结霜,在一台中温立式敞开式冷藏陈列柜上加装减湿预冷器,并针对加装前后冷藏陈列柜的性能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国家标准GB/T21001.1—2007《冷藏陈列柜第2部分:分类、要求和实验条件》中设定的Climate class 3实验条件下(测试环境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60%),加装减湿预冷器使冷藏陈列柜蒸发器的进口空气温度降低2.4℃,含湿量也相应降低;此外蒸发器的结霜速度变缓,在6h的融霜周期内融霜时间减少了28%,系统负荷降低了19.2%。  
      关键词:食品冷藏技术;陈列柜;空气预冷器;蒸发器   
      1959
      |
      219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069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 时竞竞, 刘道平, 余守杰, 彭富裕
      2012(1)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2.01.060
      摘要:为了降低真空制冰系统对真空度的要求,提出了在水中加入中介物质的方法,并建立了真空蒸发性能测试系统。 采用浓度为26%的氨水为中介物质溶液,对真空下溶液的蒸发温度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对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初始温度和真空条件下,氨水的降温速率和降温范围明显高于蒸馏水,且在高于水的三相点压力时有冰晶形成;随着真空度的降低,氨水的降温幅度逐渐减小,但仍远大于蒸馏水,说明在相同的蒸发温度下,氨水对真空度的要求远低于蒸馏水。  
      关键词:热工学;真空制冰;真空度;中介物质;氨   
      1774
      |
      246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032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 王雪芹, 刘宝林, 闫静文
      2012(1)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2.01.065
      摘要:有效的真空预冷模拟能减少实验投入,缩短试验周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综合考虑了非稳态传热和质量守恒,建立了球形果蔬真空冷却的温度和质量数学模型,并以卷心菜为例进行了模拟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较吻合,温度误差在4%以内,质量损失误差在6.5%以内,说明该数学模型可用来模拟真空冷却过程,对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热工学;真空冷却;传热传质;CFD模拟;卷心菜   
      1932
      |
      219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010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 刘玉晗, 刘宝玉, 杨金福, 韩东江, 刘磊
      2012(1)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2.01.069
      摘要:在增压透平膨胀制冷系统中采用了新型气浮轴承支承结构,并通过系统性能实验对该设备的热力参数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制冷机转速从40000 r/min提高到60000 r/min,制冷性能提高较大,工质流量提高了一倍,压缩机和膨胀机的出入口温差提高了一倍多,而功率却提高了近5倍。该实验结果可为增压透平膨胀机制冷性能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实验参考依据。  
      关键词:热工学;热力性能;实验研究;增压透平膨胀制冷机;气浮轴承   
      1887
      |
      226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944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 Nguyen Van Luu, 宋晓燕, 刘宝林, 华泽钊, 王欣
      2012(1)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2.01.074
      摘要:研究了不同终压(400~800Pa)下真空预冷对火龙果切片降温速率、失水率以及预冷后在4℃冷藏温度下72h内的持水性、pH值、硬度和色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终压变化对降温速率和失重率的影响都不大,然而,适当的升高终压却可以延缓持水性、pH值、硬度及色泽的变化。综合比较得知,预冷终压在700~800Pa时火龙果切片在4℃冷藏温度下产品货架期最长,为60h。  
      关键词:火龙果切片;真空预冷;终压;冷却效果   
      1948
      |
      264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972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