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11年第32卷第6期
    • 唐璐, 邱利民, 姚蕾, 何晖, 周智勇
      2011, 32(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1.06.001
      摘要:简要回顾了氢液化系统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目前世界上氢液化系统的主要流程和发展现状。通过对比各种氢液化的流程可以看出,大型氢液化系统主要是在预冷型克劳德循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效率普遍较低,仅为20%~30%,而1998年以来提出的创新流程效率可达40%~50%。最后,讨论了氢的特性对液化效率及氢液化设备性能的影响,从改进工艺流程和发展氢液化设备两方面对氢液化系统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热工学;氢;液化流程;液化设备;效率   
      2035
      |
      281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931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 庄大伟, 彭浩, 胡海涛, 丁国良, 朱禹
      2011, 32(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1.06.009
      摘要:通过实验研究了基于碳纳米管(CNTs)的含油纳米制冷剂(即由制冷剂R113、润滑油VG68和碳纳米管组成的纳米流体)的核态池沸腾换热特性,分析了碳纳米管对含油制冷剂核态池沸腾换热的影响。实验中采用了外径为15~80nm、长度为1.5~10μm的四种碳纳米管。实验的饱和压力为101.3 kPa;热流密度为10~80 kW/m2;纳米油(碳纳米管和润滑油的混合物)的质量分数为0~5%;在纳米油中碳纳米管的质量分数为0~30%。实验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增强了含油制冷剂的池沸腾换热,在测试工况下换热系数最大可增加61%。当纳米油中碳纳米管浓度为20%不变,纳米油浓度由1%提高到5%时,不同尺寸的碳纳米管对换热系数的增加幅度由27%~59%降低至23%~55%;当纳米油的浓度为1%不变,纳米油中碳纳米管浓度由20%提高到30%时,不同尺寸的碳纳米管对换热系数的增加幅度由27%~59%升高到33%~61%。通过实验获得了基于碳纳米管的含油纳米制冷剂池沸腾换热关联式,关联式的预测值与96%的实验数据偏差在±10%以内。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碳纳米管;关联式;核态池沸腾;润滑油;制冷剂   
      1889
      |
      210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059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 张良, 柳建华, 葛琪林, 杨建超, 安守超
      2011, 32(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1.06.014
      摘要:针对CO2在亚临界管内流动沸腾换热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干涸现象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描述了在CO2沸腾换热过程中的干涸现象及其产生的影响因素,分析了热流密度、质量流量、饱和温度、管径等因素对干涸产生的影响及机理。提出CO2流动沸腾换热过程中临界热流密度,流态变化,干涸干度的预测以及抑制干涸提前发生的相应措施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流动沸腾;CO2热物性;换热特性;干涸   
      1940
      |
      216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935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 吴昊, 刘向农, 王铁军, 刘正士
      2011, 32(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1.06.020
      摘要:在采用对称圆弧加直线修正型线涡旋压缩机设计计算中,形成中心压缩腔时的转角与压缩机排气时主轴的转角完全不同。针对这两种情形下的主轴转角,由于没有完整而清晰的阐述,导致计算涡旋压缩机各压缩腔容积时容易产生较大误差。对此,通过研究采用对称圆弧加直线修正涡旋压缩机涡盘始端型线的几何特性,定义了脱啮角与实际排气角,阐明了二者之间相互区别,详细推导了脱啮角计算公式并分析了影响脱啮角的因素,且根据涡盘始端壁厚增加造成修正后中心压缩腔容积减少的本质特点,提供了修正后涡盘始端壁厚增加容积和实际排气角的计算方法。通过运算实例验证了脱啮角与实际排气角相差很大的结论,指出实际排气角将影响排气孔的设计。  
      关键词:热工学;涡旋压缩机;圆弧加直线修正;脱啮角;实际排气角   
      2080
      |
      218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029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 陶宏, 杨军, 刘春慧, 叶柯嘉, 胡长更
      2011, 32(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1.06.025
      摘要:通过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压缩机性能测试台,研究了吸气过热度(包括负过热度)对滚动转子压缩机(使用R22)质量流量和输入功率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吸气压力和排气压力下,当正吸气过热度时,滚动转子压缩机质量流量只需修正吸气密度变化的影响即可;而当负吸气过热度(吸气带液)时,还应修正容积效率减小的影响。同时,滚动转子压缩机的输入功率几乎不随吸气过热度变化。实验为滚动转子压缩机10系数多项式性能模型的吸气过热度修正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热工学;滚动转子压缩机性能;实验研究;吸气过热度   
      2078
      |
      263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955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 余德洋, 刘宝林, 王伯春
      2011, 32(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1.06.030
      摘要:为了探讨超声波强化冰晶二次成核的机理,利用自行研制的超声波冷却实验台,研究了超声波对未脱气蔗糖稀溶液和脱气蔗糖稀溶液中树枝状冰晶体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未脱气蔗糖稀溶液中的树枝状冰晶体受超声波辐射2s后已发生分裂,而脱气溶液中的树枝状冰晶体受功率相同的超声波辐射6s后却仍未分裂。说明超声场中冰晶发生分裂的主要原因是空化效应,而不是超声波在溶液中传播所引起的声压。  
      关键词:热工学;晶核生成;超声波;空化;冰;溶液   
      2113
      |
      229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025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 范晓伟, 张仙平, 王凤坤, 沈恒根, 陈圣光
      2011, 32(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1.06.035
      摘要:基于换热器中的传热窄点温差的限制,对R744/R600及R744/R600a在所研究的工况范围内分别替代传统制冷剂R22的亚临界热泵循环特性分别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R744/R600和R744/R600a具有不同的最优配比,可以使得制热性能系数(COPh)最大;R744/R600及R744/R600a在最优配比下的COPh分别比R22系统增大11.98%和8.24%,分别比纯质R600和R600a大36.43%和36.24%,比跨临界循环R744系统增加7.07%和4.71%。在最优配比下,R744/R600和R744/R600a的冷凝压力低于R22,分别为0.84MPa和1.18MPa;压缩机排气温度也低于R22,在90℃以下。  
      关键词:热工学;非共沸混合工质;热泵;R744/R600;R744/R600a;传热窄点   
      2818
      |
      488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032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 李玉春, 蔡志鸿, 何永锋
      2011, 32(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1.06.040
      摘要:在环境干球温度为-15℃、相对湿度为60%、进水温度为47.5℃的情况下,对带经济器的热泵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系统中存在最佳辅电子膨胀阀开度,使整机性能最佳,并分析了形成该最佳喷气工况的原因,归纳了该最佳喷气工况的两个主要特征:吸排气温度最低;辅膨胀阀后与喷入口温差最小。  
      关键词:热工学;热泵;经济器;特征研究   
      2086
      |
      258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073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 郝小充, 余跃进, 毛炳文, 胡纯良, 张海琳
      2011, 32(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1.06.044
      摘要:结合南京某土壤源热泵项目,分析了岩土热响应试验中的关键问题,对岩土热响应测试的方法与步骤进行了规范的阐述。针对某一实际项目建立了100m深双U型垂直埋管试验井测试装置进行热响应试验,并采集了岩土热物性参数,得到了土壤原始地温以及地埋管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响应曲线,进而确定了每延米井深的换热量等参数。数据分析表明,土壤的原始地温为17.95℃,夏季工况(35℃)和冬季工况(5℃),每延米井深的换热量分别为69.6W/m和51.2W/m。该工程区域内综合地质条件比较适宜采用土壤源热泵空调系统。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地下换热系统;岩土热响应试验;工程设计   
      2063
      |
      270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952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 隋鲁彦, 王晋生, 缪小平, 贾代勇, 彭关中
      2011, 32(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1.06.049
      摘要:对冷却顶板/置换通风系统中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冷却顶板易“结露”以及形成“下降气流”破坏置换通风的流型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用对长波具有高透过性的薄膜包裹冷却顶板,在冷却顶板下表面和薄膜之间保留真空或空气夹层的解决方法,并且设计了实验系统,选定了长波高透过性薄膜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实验对新系统的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外界环境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加装长波高透过性薄膜后,冷却顶板/置换通风系统的室内温度略有升高,平均升高1.8%;污染度明显下降,在呼吸区以下,平均降低60%;在呼吸区以上,平均降低40%,空气品质明显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市政工程;冷却顶板;置换通风;结露;下降气流;薄膜   
      1981
      |
      223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079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 李连生
      2011, 32(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1.06.053
      摘要:蒙特利尔议定书第19次缔约方会议通过了加速淘汰HCFCs制冷剂的调整案,给我国制冷行业带来了较大压力。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气候友好制冷剂之路”国际会议信息,介绍了制冷剂替代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欧盟正积极推进天然制冷剂的应用,美国杜邦公司等在开发和宣传化学合成制冷剂的优越性,而非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更关注制冷剂替代技术和替代资金的来源。我国在HCFCs替代方面,除了研究适合国情的R32等过渡制冷剂替代技术之外,还应该进一步研究CO2、R290等天然制冷剂的应用技术,同时开发GWP值较小但与HCFCs类制冷剂的物性更加接近的制冷剂。另外,这里还强调了HCFCs替代技术涉及到的相关标准的制订是行业发展的基础,应该受到特别关注。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制冷剂替代;进展;发展趋势   
      2021
      |
      353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961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 宣永梅, 陈光明
      2011, 32(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1.06.059
      摘要:提出一种新型制冷剂HFC-161/125/143a(质量百分比10/45/45)用于替代制冷剂R502。新制冷剂环境性能良好,ODP值为0,GWP值为3466,GWP值小于R502及其常用替代制冷剂R404A和R507。采用Refprop软件计算了HFC-161混合物的基本热物理性质,以及低温工况和变工况下的理论循环性能,并与制冷剂R502、R404A、R507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制冷剂的运行压力、压比、COP值、单位容积制冷量与R502相当,温度滑移小于R502常用替代物R404A,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制冷剂R502的替代物。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替代制冷剂;HFC-161;R502;环保   
      2014
      |
      216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978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 周然, 刘源, 谢晶, 王锡昌
      2011, 32(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1.06.064
      摘要:研究了羧甲基壳聚糖复合涂膜保鲜剂对冷藏过程中河豚鱼的保鲜效果的影响。在冷藏条件下(4℃),对河豚鱼的细菌总数、失重、硬度、弹性、回复性、咀嚼性、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三甲胺、感官指标等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与直接冷藏的对照组处理相比,羧甲基壳聚糖复合保鲜剂可以抑制河豚鱼样品中细菌生长,减少失重,以及减缓硬度、弹性、回复性、咀嚼性、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三甲胺和感官指标的变化,将冷藏条件下(4℃)河豚鱼货架期从4天延长到6天。  
      关键词:食品包装与储藏;羧甲基壳聚糖;河豚鱼;品质;质地   
      1882
      |
      211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990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 申江, 宋烨, 齐含飞, 刘兴华
      2011, 32(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1.06.069
      摘要:资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国际上食品冷藏链技术的发展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如何实现冷藏链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整个冷藏链从业者所共同关注的问题。针对食品冷藏链中关键环节的能耗及节能措施进行了探讨,并重点介绍了一些适合于冷藏链节能和发展的新技术,如冷藏车尾气驱动吸收式制冷技术、冷热电三联产、二氧化碳制冷技术、热声制冷等,希望对食品冷藏链技术、设备以及管理方面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食品冷藏链;节能减排;综述;节能减排新技术   
      1952
      |
      220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997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 王春辉, 刘松, 钱文文, 李洁, 严守雷, 王清章
      2011, 32(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1.06.074
      摘要:试验研究了经过微波处理的甜玉米以聚乙烯袋包装后在2℃下冷藏,其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与调控糖分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经微波处理的甜玉米贮藏15天后,呼吸强度比对照组低25%以上,但含水量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微波处理样品的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组高29.47%,还原糖含量比对照组高19.32%,淀粉含量比对照组低10.97%;微波处理还促进了甜玉米中蔗糖磷酸合成酶和磷酸酯酶在贮藏后期的活性,有效延缓了甜玉米贮藏期间糖分的散失。  
      关键词:食品包装与贮藏;甜玉米;微波;糖分;淀粉   
      1818
      |
      226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050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7-1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