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本届编委会
历届编委会
本届青年编委会
历届青年编委会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优秀论文
2024
2023
2022
作者指南
操作指引
投稿须知
评审流程
文章处理费
出版道德声明
下载中心
期刊协议
版权归属
开放获取
期刊订阅
邮寄信息
联系合作
联系我们
媒体合作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本届编委会
历届编委会
本届青年编委会
历届青年编委会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优秀论文
2024
2023
2022
作者指南
操作指引
投稿须知
评审流程
文章处理费
出版道德声明
下载中心
期刊协议
版权归属
开放获取
期刊订阅
邮寄信息
联系合作
联系我们
媒体合作
最新刊期
2011年第32卷第5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高温热泵技术在工业制冷领域的应用
胡斌, 王文毅, 王凯, 曹锋
2011, 32(5)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1.05.001
摘要:通过总结国内外高温热泵技术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成果,提出高温热泵的研究重点是新型环保工质的选择和系统性能效率的提高;通过对一些高温热泵系统方面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及离心式高温热泵机组的发展现状分析,指出高温热泵技术在油田原油加热、化工工艺、污水热回收、海水淡化以及木材食品干燥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及良好的节能效果。提出了高温热泵的发展方向及趋势。
关键词:热工学;高温热泵;出水温度;能效比
1947
|
231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085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8-02
多功能热泵机组的能效评价指标研究
江明旒, 吴静怡, 王如竹, 许煜雄
2011, 32(5)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1.05.006
摘要:多功能热泵机组评价指标及相关标准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在介绍多功能热泵机组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依据多功能热泵机组在不同的模式下的对象特性分别对国内外相关标准进行了研究。为了使多功能热泵机组的标准制定更具针对性,还按照热源形式等11个方面对多功能热泵机组进行了类别的划分,并根据我国5个不同的气候区域的特点,按运行模式和温区对多功能热泵机组进行了全年运行过程中各种运行模式的累积时间分布的分析,给出了多功能热泵机组全年运行的能效评定指标APF的计算依据。
关键词:热工学;多功能热泵;热水供应;性能评价;测试方法
2001
|
193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909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8-02
以R32为工质的准二级压缩热泵系统实验研究
许树学, 马国远, 赵博, 刘中良
2011, 32(5)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1.05.012
摘要:为研究以R32为工质的准二级压缩热泵系统的循环性能,搭建了以R32为工质的热泵实验系统并进行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冷凝温度40℃,蒸发温度在-10~-5℃时,用R32的准二级压缩热泵系统与采用相同工质的单级系统相比,排气温度降低10~20℃,并能控制在130℃以内,保证了机组的安全运行;制热量提高了12%,制热COPh随中间补气压力的不同而高于或低于单级压缩系统,相对补气压力的适宜值范围为0.9~1.1。
关键词:热工学;热泵;R32;准二级压缩;制热性能
1786
|
193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070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8-02
溶液调湿过程气液界面RBM效应的实验研究
高文忠, 柳建华, 邬志敏, 章学来
2011, 32(5)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1.05.015
摘要:分析了液体调湿过程产生RBM效应的机理,考察了除湿和再生过程的RBM效应以及RBM效应对热质传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液热质交换导致液膜温度、密度在径向和流向方向分布不均,形成表面张力梯度和密度梯度,引发RBM效应;RBM效应严重影响传热传质效率和润湿率,影响程度因热质交换条件不同差异很大。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液体除湿;RBM效应;传热传质;气液界面
1920
|
193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058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8-02
均热板散热器的实验研究与数值分析
姜勇, 李骥
2011, 32(5)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1.05.020
摘要:通过对一款内部具有烧结铜粉柱体作为支撑结构的均热板进行热阻分析研究,并利用商业软件Fluent对均热板进行数值分析,其热源的热流密度在5~23W/cm2间变化,当热流密度达到23W/cm2时,均热板蒸发面热源中心点处的温度接近319K,整个蒸发面的温度分布均匀。而相同条件下尺寸相同的铜板中心温度高达367K,均热板可以解决高热流密度下的散热问题,且均热板受重力影响非常微小,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随热流密度升高二者误差将减小。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热管;均热板;散热;数值模拟
1860
|
191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033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8-02
EnergyPlus中变频多联空调系统蒸发温度控制能耗仿真模块的开发与实验验证
杨天, 吴静怡, 盐地纯夫, 王如竹
2011, 32(5)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1.05.025
摘要:在当前建筑节能的理念和科技背景下,如何选用合适的空调系统方式来节约建筑物设备能耗,是建筑节能领域学者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变频多联空调系统(VRF系统)具有良好的节能性,这种系统的仿真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利用基于BESP平台的EnergyPlus软件中建立的变频多联空调系统仿真模块和性能曲线法新增加的变频多联空调系统在改变蒸发温度的情况下VRF空调系统制冷量和能耗的计算功能,对实际办公室进行的夏季典型日空调系统能耗进行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及误差分析,对原模型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热工学;VRF系统;EnergyPlus;实验验证;能耗仿真
1951
|
213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158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8-02
并联型调温除湿机制冷剂流量三通比例调节阀动作特性的实验研究
崔建宁, 韩旭, 贾永杰, 周森林
2011, 32(5)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1.05.031
摘要:地下工程的大量涌现,使得节能效果好、效率高的并联型调温除湿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三通比例调节阀是并联型调温除湿机的关键部件,其动作特性对机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在构建双冷凝器并联型调温除湿系统的基础上,测试了制冷剂流量三通比例调节阀开度变化对机组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1)可以通过调节三通比例调节阀的开度实现送风温度的连续调节,三通阀作用区域为开度30%~80%;2)三通阀开度变化对系统除湿量有影响。阀门开度在50%~65%时,系统除湿量最大,输入功率最小,具有最高的单位功率除湿量;3)通过调节阀门开度,可以实现制冷剂流量的调节,制冷剂流量最大值出现在阀门开度为50%~70%区间内。这些调节方法对提高并联型调温除湿机效率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热工学;调温除湿机;制冷剂流量;三通比例调节阀
2010
|
199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108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8-02
过冷水滴碰撞导线表面结冰机理的实验研究
杨国敏, 郭开华, 李宁
2011, 32(5)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1.05.037
摘要:导线覆冰是一种随机发生的自然现象,曾对电网的安全构成严重危害。目前人们对过冷水滴碰撞导线结冰过程机理认识尚不太清楚。文中对过冷水滴碰撞导线表面结冰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单一过冷水滴碰撞圆柱金属表面冻结的动态行为进行高速拍摄,揭示了该结冰过程形态特征,并从大量实验数据中分析得到了过冷水滴分别以2.2m/s和4.3m/s的速度撞击不锈钢、紫铜、铝等表面瞬时结冰边界条件的统计数据。同时还对过冷水滴流量从0.6滴/s到2.2滴/s,环境温度从-2℃~-8℃时导线覆冰增长动态过程影像及形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和归纳分析。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过冷水滴;覆冰机理;碰撞;瞬时结冰;冰增长
2045
|
181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238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8-02
CO2涡旋压缩机动力学特性的研究
郝璟瑛, 王智忠, 赵远扬, 李连生, 张薇, 卜高选
2011, 32(5)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1.05.042
摘要:通过对动盘和十字滑环所构成的力系进行分析,建立了CO2涡旋压缩机样机的动力学模型,并采用全局牛顿法进行数值求解。在三种压缩机转速下,计算了十字滑环和曲柄销受力随主轴转角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了主要运动部件的摩擦功耗随主轴转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提高,十字滑环受到的最大作用力分别为:21.07N,25.71N和30.81N,曲柄销受到的最大作用力分别为899.89N,1045.34N和1133.51N,主轴承的耗功百分比增加。在所计算的工况范围内,动静盘间的耗功是最大的机械摩擦损失来源,占到了总摩擦损失的45%左右,其次是主轴承耗功,占到了总摩擦损失的33%左右,十字滑环的耗功所占比例非常小,仅为0.23%左右。
关键词:动力机械工程;CO2;涡旋;全局牛顿法;机械摩擦损失
1974
|
192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225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8-02
房间空调器缩小换热器管径的表面反应设计方法
吴照国, 任滔, 丁国良, 胡海涛, 郑永新, 高屹峰
2011, 32(5)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1.05.047
摘要:在缩小管径后换热器的优化设计中,为了解决传统设计方法不能满足对换热器性能和成本的同时寻优求解问题,采用表面反应法对换热器进行设计。该方法将连续区间内管长和翅片间距与换热性能和成本的关系拟合成可直接求解的二次连续函数,实现了多变量连续区间内的寻优。将该方法用于7mm管换热器缩小管径的优化,其设计结果与实验数据偏差为0.3%,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采用验证后的设计方法,对9.52mm管换热器进行了优化设计表明,在保证热性能不变前提下,换热器管径从9.52mm缩小为5mm,换热器成本降低28.0%,制冷剂充注量减少39.8%。
关键词:热工学;制冷与低温工程;房间空调器;表面反应法;管径缩小;设计
1969
|
189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043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8-02
基于蒙特卡罗法的平行流冷凝器的翅片参数优化
张荣花, 程文龙
2011, 32(5)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1.05.053
摘要:运用蒙特卡洛法,在家用空调运行工况下,对平行流冷凝器空气侧的传热和流动性能进行了优化计算,分析了翅片的各种几何参数组合对换热系数和压力损失的影响。得出了影响换热系数的主要因素是翅片高度和百叶窗长度,同时增大两者既可以快速增大换热系数又可以降低压力损失;影响压力损失的主要因素是翅片宽度,因为翅片宽度的微减能带来压力损失的大大将低,但换热系数不受翅片宽度的影响;并同时得出影响换热系数和压力损失的次要影响因素是翅片间距和百叶窗角度。翅片间距减少、百叶窗角度增大均会引起换热系数与压力损失的增大。用这种优化方法得出的结论进行翅片参数组合的平行流冷凝器,可以在满足压力损失需要的情况下大大提高其换热性能。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家用空调;平行流冷凝器;参数优化;蒙特卡罗
1846
|
184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939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8-02
制冷剂汽液两相区音速的计算与分析
王艳庭, 张华
2011, 32(5)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1.05.059
摘要:流体的音速是流体重要的热力学参数,从现有文献看,制冷剂两相区的音速数据缺乏。采用均相流模型,从马丁-侯状态方程出发,根据绝热音速的定义,利用有限差分方法得到了常用的制冷剂R22、R134a、R744两相区的等熵绝热音速数据,并用文献中的两相区音速实验结果对其进行了验证,表明两者音速误差在4%以内。根据计算出的两相区音速数据,利用相关软件在lgp-h图里面绘制了等音速线,对两相区音速数据进行了分析讨论。数据显示相同压力下,随着熵值的增大,音速值逐渐变大;自三相点压力至饱和压力等熵线上的音速会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等焓线上的音速,R134a 、R744单调递减,R22先增大后减小。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音速;等音速线;均相;两相区;制冷剂物性
2087
|
2072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164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8-02
低温相变纳米流体释冷特性研究
何钦波, 郑兆志, 吴治将
2011, 32(5)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1.05.064
摘要:在共晶盐BaCl2水溶液中悬浮粒径为20nm体积分数为1.13%的TiO2颗粒,通过添加分散剂和超声波振荡,制成分散均匀的TiO2-BaCl2-H2O纳米流体。对BaCl2溶液和纳米流体进行同步蓄冰放冷实验,实验表明:加入纳米TiO2粉体后,在融冰放冷时纳米流体融冰速率要比BaCl2溶液大,在同样时间内纳米流体放冷量要多于BaCl2溶液,在换热器中纳米流体总的传热系数要大于BaCl2溶液的,表明纳米粒子有助于强化蓄冷剂的传热性能。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纳米流体;相变蓄冷;释冷;传热;TiO2
1946
|
184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040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8-02
不同预冷方法、包装方式、规格和贮藏对甜玉米品质的影响
刘霞, 刘升, 包建强, 饶先军, 颜丽萍
2011, 32(5)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1.05.067
摘要:试验研究了纸箱、塑料箱包装对甜玉米冷库预冷、压差预冷和大(L)、中(M)、小(S)不同规格的甜玉米对冷库预冷效果的影响。比较了冷库预冷后纸箱、纸箱+PE膜包装的甜玉米在0℃冷库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差别。研究结果表明:纸箱、塑料箱包装的甜玉米压差预冷时间比冷库预冷时间分别缩短了60min、10min,相同预冷方式,塑料箱比纸箱包装的甜玉米失重率低,甜玉米预冷时采用塑料箱包装压差预冷效果较好;大、中、小不同规格的甜玉米达到预冷目标温度0℃的时间分别为150min、140min、130min,预冷速率差异大,不同规格的甜玉米应分别预冷;纸箱、纸箱+PE膜两种不同包装的甜玉米分别贮藏到第8、12天感官评价值都降至商品界限3分,此时甜玉米的可溶性糖、Vc、TSS含量分别下降10%、5%、2%,甜玉米必须在此前进行销售。纸箱、纸箱+PE膜两种不同包装对甜玉米贮藏期间营养品质的影响差异大,甜玉米0℃贮藏期间采用纸箱+PE膜包装效果较好。
关键词:食品包装与储藏;甜玉米;包装;压差预冷;冷库预冷;贮藏
1882
|
2161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267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8-02
果蔬真空冰温测量的实验研究
王莹, 郑勋周, 马羡平
2011, 32(5)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1.05.071
摘要:对两大第三代农产品保鲜技术——冰温保鲜和真空保鲜加以结合,提出了真空冰温保鲜技术概念,而实现这一技术的关键是需要准确测量出真空压力下果蔬的冰温。针对西红柿和辣椒两种果蔬在不同真空压力下的冰点温度进行了大量测量实验研究,分别测出常压、0.08MPa、0.06MPa、0.04MPa压力下两种果蔬的冰温实验值,进而得到各自的冰点温度曲线及拟合公式。实验结果表明贮藏压力的不同对两种果蔬的冰温变化趋势有不同的影响。
关键词:食品包装与储藏;冰温保鲜;真空保鲜;真空冰温保鲜;冰点温度;实验研究
1896
|
188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231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8-02
果蔬差压通风预冷冷却均匀性研究
王强, 王伟锋, 杨静
2011, 32(5)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1.05.075
摘要:对于差压通风预冷除了冷却速度,包装箱内果蔬冷却的均匀性直接影响到其保鲜品质。提出基于方差分析的评价冷却均匀性的指标——均匀度。建立了果蔬差压通风预冷试验台,对黄金梨在不同送风速度、包装箱开孔形状、开孔面积、及箱内排列方式等工况下的差压预冷过程进行了试验测试。分析了相关参数对包装箱内黄金梨冷却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箱内黄金梨直排摆放工况下的流场比较均匀,冷风送风速度在1.5~2m/s时,圆形开孔包装箱且开孔直径45mm左右,黄金梨的冷却均匀性较好,均匀度σ在0.15左右。
关键词:食品包装与储藏;采后处理;差压预冷;冷却均匀性;送风速度;开孔形状;开孔大小;排列方式
1851
|
1822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149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8-02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