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10年第31卷第5期
    • 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系统用新型膨胀机的研发

      姜云涛, 马一太, 李敏霞, 王伟
      2010(5): 1-4.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0.05.001
      摘要:由于传统的人工合成制冷剂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环保的CO2自然工质重新兴起.提高CO2跨临界循环系统的效率成为CO2制冷技术发展的一个研究重点.采用膨胀机可以提高CO2跨临界循环系统的效率,使其接近普通制冷系统的效率.在原有单缸滚动活塞膨胀机的基础上,设计并加工了新型双缸膨胀机样机,介绍了它的运动原理,利用CO2跨临界水-水热泵系统对样机进行了性能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在试验工况下,膨胀机的转速为780~1100r/min,其等熵效率为28%~33%.  
      关键词:热工学;二氧化碳;膨胀机;双缸膨胀机;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   
      1686
      |
      35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083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6
    • 压缩机与空调器的自动匹配技术研究

      张宝
      2010(5): 53-57.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0.05.053
      摘要:研究了利用计算机仿真手段进行压缩机与空调器的自动匹配技术.首先,建立了压缩机与空调器自动匹配的系统流程.以系统冷媒的质量流量保持不变为联系纽带,将整个空调系统分为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毛细管等几部分分别进行模拟计算.其次,给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对换热器进行模拟时,将系统的过冷度、过热度转化为焓差进行处理.对压缩机进行模拟时,考虑了冷冻油中溶解的冷媒量.最后,使用VBA语言在Excel软件上实现了压缩机与空调器自动匹配的模拟程序.与实际空调匹配实验的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其Excel宏文件的编制使其更易于推广应用.  
      关键词:热工学;空调器;压缩机;模拟;自动匹配   
      6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282311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6
    • 脉冲管制冷机的整机二维数值模拟

      陈灵, 张宇, 魏小林, 余立新
      2010(5): 5-10.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0.05.005
      摘要:利用FLUENT软件对脉冲管制冷机进行了二维轴对称数值模拟.和文献中实验的对比结果表明,模拟计算使用的数理模型是合理的,能准确预报脉冲管制冷机的最低制冷温度.进而,对中科院自主开发的脉冲管制冷系统进行了数值研究,探讨了频率、充气压力以及振幅对脉冲管制冷机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一定尺寸的脉冲管制冷机有一个最佳运行频率,大振幅和相对较小的充气压力可以取得较好的制冷效果.  
      关键词:热工学;脉冲管制冷机;数值模拟;频率;充气压力;振幅   
      1626
      |
      37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988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6
    • 装载量对切花真空预冷温度和瓶插寿命的影响

      宋小勇, 李云飞, 陈家盛
      2010(5): 58-62.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0.05.058
      摘要:对1、10、50和120支月季切花进行真空预冷处理,主要研究装载量对切花不同部位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支花的预冷时间最短,预冷曲线和其它处理有明显差异.不同装载量条件下切花的预冷终温差异显著.对10、50、120支处理,外层部位(外层叶子、外层茎杆、外层花朵花瓣)的预冷终温均高于内层部位(内层叶子、内层茎杆、内层花朵花瓣).内层花朵花瓣的预冷终温最低,降温速率最快.50支切花预冷处理后质量最好.实验结果对鲜切花真空预冷尤其是预冷参数的选择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园艺学;真空预冷;装载量;温度;瓶插寿命   
      7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282304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6
    • 制冷剂的替代与延续技术

      马一太, 王伟
      2010(5): 11-17.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0.05.011
      摘要:HCFCs制冷剂的替代进程已经确定,这里总结了目前已经推出的各种HFCs人工合成制冷剂和碳氧化合物等自然工质制冷剂,分析了其优点和不足.作为替代技术的补充,还应该研究HCFCs制冷剂的减量延续技术,通过系统优化的方式合理设计新型循环系统,如用干式蒸发器替代满液式蒸发器可减少约50%的充灌量,降膜式替代满液式可减少约30%的充灌量.随着温室气体的减排进程加快,HFCs制冷剂在未来被淘汰也是不可避免的,欧盟的No.842-2006禁氟法规已经限制了R134a的使用.应当重视法规和标准在制冷剂替代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跟踪国外法规的最新动态,才能在制冷剂替代问题上掌握主动权.  
      关键词:热工学;HCFCs;HFCs;替代;延续技术   
      1660
      |
      35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987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6
    • 带辅助热源的地源热泵设计负荷比分析

      倪龙, 唐青松, 李安民, 马鑫, 马最良
      2010(5): 18-23.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0.05.018
      摘要:为了充分利用地源热泵的节能特性和辅助热源较低的初投资,针对新疆某市的气象条件和价格体系,通过实例模拟研究了地源热泵+燃气锅炉供热方式的节能特性和经济性.结果表明,对于地源热泵+燃气锅炉供热方式,设计负荷按60%+40%分配时,不会显著增加燃料耗量,但可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果.此时,燃气锅炉的供热量仅占总供热量的8.3%,总标煤耗量仅比热泵承担100%设计负荷方案增加5.22%,而却可以获得最小的费用现值(249.3元/m2)和最大的增量净现值(47.8元/m2).  
      关键词:市政工程;地源热泵;案例研究;燃气锅炉;设计负荷比   
      1659
      |
      37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986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6
    • 微通道内蒸汽冷凝摩擦压降的实验研究

      宋天一, Huasheng, John, Guangxu, 马学虎
      2010(5): 24-28.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0.05.024
      摘要:通过实验测定了水蒸汽和FC-72在微通道内部的冷凝摩擦压降并与文献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微通道由在铝块上的6条1mm×1.5mm平行矩形槽道组成,槽道间距为1.5 mm.水蒸汽和FC-72的质量通量范围分别为80~200kg(m2·s)和140~750kg/(m2·s).实验结果表明,Koyama和Garimella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水蒸汽冷凝摩擦压降,而对于FC-72,Cavallini 模型与测试结果更加吻合.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微通道冷凝;摩擦压降;模型预测   
      1625
      |
      36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078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6
    • 半封闭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喷液的研究

      王枫, 郭强, 李连生
      2010(5): 29-33.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0.05.029
      摘要:文章分析了喷液对半封闭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性能的影响,并以三洋C-L150M82型号压缩机进行试验,试验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喷液对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制冷量、功耗和COP的影响,以及喷液量随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的变化趋势.试验表明制冷剂喷射可以有效的降低排气温度,但同时也降低了制冷量和COP,增加了功耗.喷液的质量流量主要由喷液管和喷液吸气腔的压差,喷液率的变化与制冷量以及温度的变化不是简单的线性比例关系,合理的选择喷液毛细管,就可以优化喷液量,既能有效的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又能确保压缩机的性能.  
      关键词:热工学;制冷压缩机;喷液;活塞式压缩机   
      1630
      |
      36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1984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6
    • HFC134a系统中回热器内部结构研究

      严诗杰, 金鑫, 李冰, 陈江平
      2010(5): 34-37.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0.05.034
      摘要:回热器已在R744系统中广泛使用,但是目前业界对HCFC134a系统所使用的回热器研究并不充分.利用空调系统台架试验以及EES编程的仿真模拟,考察了不同工况下肋片数及内部分配方式对回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建立的模型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在±10%以内.研究结果表明,液内气外型回热器对肋片数量变化较为敏感.当肋片数从3增加到7时,液外气内型回热器的换热量增加了约14%,而液内气外型回热器的换热量增加了约50%.在相同气液分配体积的情况下,液外气内分配方式较液内气外分配方式的回热器换热量大了约4%~7%.  
      关键词:热工学;回热器;换热性能;肋片数;分配方式   
      5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280338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6
    • 两级压缩空气源热泵结霜性能试验研究

      金宁, 李生飞, 张科, 吴兆林, 沈永兵, 张雷
      2010(5): 38-43.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0.05.038
      摘要:虽然空气源热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空气源热泵机组在冬季低温环境下运行,其蒸发器表面结霜,会严重影响效率.这里研究了两级压缩空气源热泵在低温工况下一些参数变化对风冷热泵结霜的影响,以及结霜条件下热泵机组性能参数的变化.研究表明:在0℃以下,结霜量以及结霜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多和加快,在进风温度在0℃左右的时候结霜最严重.温度在3℃的时候,结霜却不如前者严重.而当温度达到-7℃以下时,结霜不是很明显,特别是在相对湿度为90%,温度为-12℃时几乎不结霜.当蒸发器壁面的温度与空气的露点温度比较接近,而且空气含湿量大时,结霜速度最快.在保持进风温度一定,相对湿度越大,换热器风侧表面结霜量也就越多.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空气源热泵;两级压缩;结霜   
      7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280330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6
    • 微通道内超临界CO2压降与传热特性的数值分析

      吴金星, 王任远, 尹凯杰, 潘彦凯
      2010(5): 44-48.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0.05.044
      摘要:建立了微细通道内超临界CO2的控制方程和物理模型,用低雷诺数L-B模型对其换热系数和压降进行了数值研究,得到了换热系数随平均温度的变化规律,压降随平均温度的质量流速的变化规律,以及热流密度对微通道内超临界CO2换热系数与压降的影响.模拟结果和文献中的试验结果及经验公式吻合较好,证实了用低雷诺数L-B模型模拟超临界CO2在微通道内的压降及传热特性的方法可行.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低雷诺数模型;数值模拟;超临界CO2;微通道   
      4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280374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6
    • 何沥, 欧阳新萍, 章立新, 孔庆斌, 黄陈师
      2010(5): 49-52.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0.05.049
      摘要:一些高效逆流闭式冷却塔盘管管外的空气流动和喷淋水的流动方向相同(顺流),其空气流动阻力的规律性尚待进一步探索,这里对此进行了试验研究.设计构建了相关的试验装置、试验件,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为便于对比,分别针对盘管管外的空气流动和喷淋水的流动方向同向以及逆向(逆流)进行了试验.通过改变喷淋水的喷淋量和空气的流速,得到了相关的空气流动阻力的规律性.试验表明,顺流型式比逆流型式的空气流动阻力大为降低,逆流型式存在空气流动阻力的突增点,顺流型式不存在阻力的突增点.  
      关键词:热工学;闭式冷却塔;空气流动阻力   
      5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280382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