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05年第26卷第4期
    • 学会动态

      2005, 26(4)
      摘要:中国制冷学会代表团出访德国2005年9月12日至19日,应德国VDKF邀请,以金嘉玮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为团长的中国制冷学会代表团一行七人出访德国,双方举行了会谈,回顾了多年来的友好合作共同发展的历史,并就双方今后多方面合作交换了意见。中国制冷学会专家咨询委员会第22次会议在京召开中国制冷学会专家咨询委员会第22次工作会议于2005年10月18日在学会会议室召开。会议介绍了《中国制冷史》的组稿和汇总情况,商议了中国制冷史编写委员会的有关人选及工作任务,以及稿酬标准等;会议还研究了学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等问题;学会秘书处汇报了2005年制…  
        
      1535
      |
      369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514447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9-03
    • 冰浆流体流动与换热研究综述

      何国庚, 王忠衡
      2005, 26(4): 1-5.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05.04.001
      摘要:介绍了冰浆流体的特点、应用以及固液两相流体等效比热的概念及其在冰浆流体中应用的困难;概述目前国内外冰浆流体的传热性能、流变模型和流态以及粘性和流动阻力的研究成果,指出由于固液两相密度的不同导致了在不同流速下冰水分层的现象;同时对冰浆流体的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最后提出了关于冰浆流体的进一步研究建议.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冰浆;固液两相流;流动换热;压降   
      1642
      |
      35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351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9-03
    • 中国制冷学会代表团出访德国

      2005, 26(4)
      摘要:2005年9月12日至19日,应德国VDKF邀请,以金嘉玮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为团长的中国制冷学会代表团一行七人出访德国,双方举行了会谈,回顾了多年来的友好合作共同发展的历史,并就双方今后多方面合作交换了意见。  
      关键词:中国制冷学会;代表团;德国;副理事长;秘书长;合作   
      1422
      |
      332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514378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9-03
    • 水平管外二氧化碳膜状凝结传热分析

      黄志光, 汪荣顺, 石玉美, 顾安忠
      2005, 26(4): 6-11.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05.04.002
      摘要:综述了水平低翅片管外凝结传热的基本模型,阐述了二氧化碳制冷剂的物性特点,讨论了表面张力与凝液滞留角及二氧化碳管外凝结换热系数的关系,分析了翅片密度、环形翅片管尺寸对翅片效率、滞留角、凝结换热系数以及传热增强比的影响,优化了外翅片管的齿高与齿距,并求得相应的强化传热增强比.结果表明,对于根径为20mm的低翅片管,最佳翅片密度为每米435个翅片,最佳齿高为5.1mm,最佳齿距2.3mm.  
      关键词:热工学;凝结传热;二氧化碳;低翅片管   
      1617
      |
      35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340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9-03
    • 以H2O/LiBr为工质的潜能储存系统分析与研究

      李革, 董晓巍, 张丽, 周志国
      2005, 26(4): 12-16.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05.04.003
      摘要:节约能源和缓解高峰用电的紧张状况是制冷空调领域的专家非常关注的问题,采用蓄能系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制冷潜能储存系统是以H2O/LiBr为工质的蓄能系统,通过分析其工作原理、过程、热力性并与现有其它蓄能系统进行经济性比较得知:该蓄能系统不仅能起到平衡电网峰谷负荷即移峰填谷的作用,且具有其它蓄能系统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如蓄能密度大,当性能系数COP为4.3时,蓄能密度为400kJ/kg;可以利用各种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及工业废热等作为系统的驱动热源;系统简单;工作介质对环境友好,无任何污染;技术成熟;在经济性方面具有优势,投资少,在10年使用时间内的总收益是冰蓄冷空调系统的7倍.  
      关键词:热工学;潜能储存系统;水/溴化锂;蓄能密度;热力性能;经济性   
      1611
      |
      35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417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9-03
    • 中国制冷学会专家咨询委员会第22次会议在京召开

      2005, 26(4)
      摘要:中国制冷学会专家咨询委员会第22次工作会议于2005年lO月18日在学会会议室召开。会议介绍了《中国制冷史》的组稿和汇总情况,商议了中国制冷史编写委员会的有关人选及工作任务,以及稿酬标准等;会议还研究了学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等问题;学会秘书处汇报了2005年制冷空调学米年会的准备工作情况。  
      关键词:中国制冷学会;咨询委员会;会议室;专家;工作会议;会议介绍;制冷空调;制冷史;秘书处;标准   
      1621
      |
      328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514400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9-03
    • 果蔬预冷风速与风机能耗和预冷效果的实验研究及分析

      刘斌, 申江, 邹同华, 杨永安
      2005, 26(4): 17-19+24.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05.04.004
      摘要:果蔬预冷中,预冷风速是决定风机能耗及预冷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风机能耗和预冷效果与预冷风速之间的分析,分别建立了风机能耗和预冷终止温度与预冷风速关系的模型.在这基础上分别进行了预冷风速为1m/s和2m/s及它们之间3种不同组合的苹果预冷实验.理论及实验结果表明,在预冷过程中,进行变风速预冷能取得较好的节能效果,同时可以达到相似的预冷效果.在实验中,基于2m/s实验数据,最小的节能率达到12%,而预冷效果相差2℃.  
      关键词:园艺学;压力损失;变风速;能耗   
      1570
      |
      34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427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9-03
    • 显热除霜方式与逆向除霜方式的对比试验研究

      梁彩华, 张小松, 巢龙兆, 刘一民
      2005, 26(4): 20-24.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05.04.005
      摘要:显热除霜是针对四通阀换向除霜方式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除霜方式,它是利用压缩机排出的高温制冷剂的显热对蒸发器进行除霜.显热除霜方式与四通阀换向除霜方式的对比试验表明,采用显热除霜在保证正常除霜效果的同时,可以较大程度缩短除霜时间,避免四通阀换向除霜给制冷系统带来的冲击,消除"奔油"现象,除霜过程中系统供热水温度波动在5℃以内.  
      关键词:热工学;显热除霜;试验研究;风冷热泵;换向除霜   
      2005
      |
      37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436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9-03
    • R404A在螺杆乙二醇机组中替代R22性能试验研究

      刘艳丽, 王智明, 周海峰
      2005, 26(4): 25-29.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05.04.006
      摘要:为研究HFC非共沸混合制冷剂R404A (R125/R143a/R134a,44/52/4wt%)替代R22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将原为R22设计的YCLG16开启式螺杆乙二醇机组稍加改动,充入R404A制冷剂,在不同工况下进行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R22螺杆乙二醇机组相比,R404A的工作压力、制冷量、消耗功率分别增加20%、2%~6%和12%~15%,排气温度和COP则分别下降8%~19%和10%.  
      关键词:热工学;替代工质;试验研究;性能   
      1693
      |
      36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346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9-03
    • “中美制冷空调采暖能效研讨会”在京召开

      2005, 26(4)
      摘要:由中国制冷学会、中标认证中心共同主办的中美制冷空调采暖能效研讨会于2005年11月11日在北京中苑宾馆举行。会议特邀美国采暖制冷空调工程师协会(ASHRAE)专家就美国政府和ASHRAE对建筑和采暖通风空调系统能效标准的要求关系;美国制冷空调采暖设备的最低能效要求;暖通空调设备能效分析;暖通空调与自控系统效率的设立四个主题进行了介绍,来自全国各地70余名会议代表出席了研讨会,并围绕相关技术内容进行了研讨。  
      关键词:采暖设备;制冷空调;能效标准;暖通空调设备;中国制冷学会;通风空调系统;美国政府;认证中心;能效分析;系统效率   
      1525
      |
      356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514464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9-03
    • R123水平强化单管外池沸腾换热实验研究

      刘文毅, 李妩, 陶文铨
      2005, 26(4): 30-34.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05.04.007
      摘要:对替代工质R123在光管、机加工多孔表面强化管水平单管外池沸腾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沸腾温度分别为5℃、8℃和10℃时,光管外沸腾换热系数的实验数值较Cooper公式的预测值最大偏低10%;同时得到了强化管外沸腾换热系数随热流密度、沸腾压力的变化规律以及强化管的强化效果,强化管的强化倍率在4.56~4.18之间.对R11也进行了同样实验,并把二者沸腾换热特性进行比较,强化管外R123比R11沸腾换热系数要低8%左右.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强化传热;实验研究;池沸腾;替代工质   
      1607
      |
      34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461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9-03
    • 一种新型中高温热泵混合工质的循环性能

      张宇, 王怀信, 马利敏
      2005, 26(4): 35-39.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05.04.008
      摘要:提出了一种新的中高温热泵非共沸混合工质M.新工质ODP为0,GWP较低,输运性能优良,在90℃~110℃的冷凝温度范围,压力水平适中,有5℃~8℃的相变温度滑移,理论循环COP(性能系数)和qv(单位容积制热量)均优于传统工质CFC114.在采用HCFC22空调硬件建立的循环性能实验装置上,实现了正常水流量下冷凝器出水温度达到98℃的实验工况;最高COP达到2.8.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新型中高温热泵工质;理论循环与实验研究   
      1559
      |
      347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445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9-03
    • 首届中国制冷学会制冷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在全国进行

      2005, 26(4)
      摘要:作为中国科协开展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作的11个试点学会之一,中国制冷学会制冷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于2005年10月30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来自全国16个省市的163名制冷空调技术人员参加了考试。  
      关键词:中国制冷学会;资格认证工作;认证考试;工程师;中国科协;技术人员;制冷空调   
      1538
      |
      327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514393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9-03
    • 低温相变蓄冷系统放冷特性的研究

      吴碧容, 童明伟, 李兴仁
      2005, 26(4): 40-43.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05.04.009
      摘要:为对工业蓄冷的应用及设计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对内融冰水平盘管式蓄冷槽的放冷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KCl-H2O共晶盐体系在相变蓄冷系统中的传热特性,主要分析了载冷剂的进口温度对它的影响.通过对管外换热系数的实验值和根据导热理论计算值的比较,发现自然对流对换热的影响很大.放冷量用Fo、Ste和Re三个无量纲数回归,拟和得到的关联式可作为蓄冷系统的优化设计与运行的参考.  
      关键词:热工学;低温蓄冷;放冷;自然对流   
      1555
      |
      34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441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9-03
    • 吸收循环卡诺模型及大温差系统理论效率

      隋军
      2005, 26(4): 44-47.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05.04.010
      摘要:为了简化吸收循环热力学分析方法,通过吸收循环和压缩式循环的对比,提出吸收循环卡诺模型分析方法.分析了吸收循环内部的能量转换,提出适合冷水大温差的改进的双蒸发器-双吸收器吸收循环系统,并建立了改进系统的卡诺模型,并推导出其理想循环的理论效率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热源和相关参数对理论效率的影响,并与简单吸收循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吸收循环效率.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热力学;卡诺模型;吸收循环;效率   
      1645
      |
      351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364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9-03
    • 冷藏时间对牛乳品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谷雪莲, 华泽钊
      2005, 26(4): 48-50.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05.04.011
      摘要:为研究冷藏时间对牛乳品质的影响,分别采用了标准平板培养计数法、滴定法、考马斯亮蓝G-250法、罗紫-哥特里(Rose-Gottlieb)法和比色法等生物化学分析的方法,实验测量了杯装牛乳在冷藏温度为3℃保存时,其菌落总数( total bacterial count TBC)、新鲜度及其蛋白质、脂肪、乳糖等营养成分随冷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与新鲜牛乳相比,杯装牛乳在3℃保存3天后,菌落总数和新鲜度明显变化.5天后营养成分中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下降了54.5%,35.2%,而乳糖的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  
      关键词:食品包装与储藏;食品冷藏;实验研究;货架期;牛乳   
      1756
      |
      345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367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9-03
    • 中国制冷学会代表团参加德国制冷展

      2005, 26(4)
      摘要:10月31日~11月10日,以中国制冷学会副秘书长张萍为团长的,由中国制冷学会、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北京贸促会组织的代表团一行60人赴德国纽伦堡参加参观了IKK2005展览会,并进行了相关考察。  
      关键词:中国制冷学会;代表团;德国;制冷空调;秘书长;展览会   
      1443
      |
      336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514451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9-03
    • 跨临界CO2汽车空调微通道气体冷却器的设计开发

      邓建强, 姜培学, 石润富, 李建明
      2005, 26(4): 51-55.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05.04.012
      摘要:基于平均温差法,调用REFPROP7.0确定超临界CO2剧烈变化的热物性,采用迭代方法对紧凑式微通道气体冷却器进行设计.选用近期发表的两个超临界CO2管内换热计算关联式进行设计计算,结果表明二者对气体冷却器的设计影响不大;CO2侧压降计算表明压降很小.文章阐述了有关试制工艺.  
      关键词:热工学;气体冷却器;设计;微通道   
      1700
      |
      343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457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9-03
    • 2005, 26(4)
      摘要:中国制冷学会于2005年11月28日至30日在昆明召开了2005年制冷空调学术年会暨第18次团体会员大会。大会就学会的改革及发展;低温工程、空调热泵、冷冻冷藏、制冷设备等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及应用分专题进行了研讨,与会者达370余人,会议出版了论文集,共收录论文165篇。会议期间,举行了首届中国制冷学会科学技术奖、首届中国制冷学会优秀论文奖的颁奖仪式,为荣获2004年度中国制冷学会科学技术奖和2005年度中国制冷学会优秀论文奖的获奖者颁发了奖励证书和奖金。  
      关键词:中国制冷学会;制冷空调;学术年会;昆明;会员;科学技术奖;论文集;低温工程;冷冻冷藏;制冷设备   
      1489
      |
      338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514454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9-03
    • 自动复叠制冷循环中节流阀开度的试验研究

      王生龙, 陈光明, 王勤
      2005, 26(4): 56-58.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05.04.013
      摘要:通过搭建一个具有精馏装置的改进型自动复叠制冷循环试验台,选用环保型非共沸混合工质作为制冷剂,对循环中各关键节流阀进行了不同开度的实验研究,得到了各节流阀的开度对制冷温度,精馏效果以及COP的影响规律,为今后自动复叠制冷系统的理论研究以及设计研制提供了数据和经验.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自动复叠;节流阀;开度;混合工质;精馏   
      1673
      |
      344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421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9-03
    • 水冷式冷水机组冷凝温度控制法研究

      李苏泷, 徐莉, 朱海峰
      2005, 26(4): 59-62.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05.04.014
      摘要:论述了在集中空调冷却水变流量系统中冷凝温度控制法的特点;分析了冷却水变流量对离心式制冷机性能系数的影响;结合实例说明虽然冷却水变流量对于冷水机组制冷性能的负面影响不可忽略,但这一负面影响较对于水泵节能的正面影响要小,采用冷凝温度控制法对于空调系统综合节能是有益的.  
      关键词:市政工程;冷凝温度控制;冷水机组;冷却水;变流量   
      1680
      |
      373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52378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9-03
    0